【在线阅读】今日文摘202007

cover - 【在线阅读】今日文摘202007

高兴就好

许道军

高兴没有什么用,但是高兴就好​‍‌‍​‍‌‍‌‍​‍​‍‌‍​‍‌‍​‍​‍‌‍​‍‌​‍​‍​‍‌‍​‍​‍​‍‌‍‌‍‌‍‌‍​‍‌‍​‍​​‍​‍​‍​‍​‍​‍​‍‌‍​‍‌‍​‍‌‍‌‍‌‍​。不是吗?

当我们坐在阳台上晒着暖阳,内心是高兴的;当我们喝着新茶,陶醉在带着山野气息的清香中,内心是高兴的;当我们走在林荫小道,听着清脆婉转的鸟鸣,内心是高兴的;当我们与好友回忆往事,昏天黑地,内心是高兴的​‍‌‍​‍‌‍‌‍​‍​‍‌‍​‍‌‍​‍​‍‌‍​‍‌​‍​‍​‍‌‍​‍​‍​‍‌‍‌‍‌‍‌‍​‍‌‍​‍​​‍​‍​‍​‍​‍​‍​‍‌‍​‍‌‍​‍‌‍‌‍‌‍​。我不知道高兴有什么用,但我知道,那些时刻,比不高兴的时刻,要好得多,哪怕内心隐隐有些愧疚:我是不是在浪费时间,虚度光阴?

人到中年,如果我们正在干的事情,让身体或者心灵感到了愉悦,那它就没有浪费时间、没有虚度光阴……反过来,那些看似很有用的事情,比如表格、评比等,带来的东西永远不能让人真正高兴,只会让人更加饥渴、匮乏​‍‌‍​‍‌‍‌‍​‍​‍‌‍​‍‌‍​‍​‍‌‍​‍‌​‍​‍​‍‌‍​‍​‍​‍‌‍‌‍‌‍‌‍​‍‌‍​‍​​‍​‍​‍​‍​‍​‍​‍‌‍​‍‌‍​‍‌‍‌‍‌‍​。多少年后,我们一定会问自己:它们有什么用呢?

生命中总有许多没有用的事物让我们高兴,但却又被我们压抑太久。

(邓土生荐自《今晚报》)

漂·咱们村里人

刘郝

在农村,在北方,人们习惯用“虚岁”来指代年纪​‍‌‍​‍‌‍‌‍​‍​‍‌‍​‍‌‍​‍​‍‌‍​‍‌​‍​‍​‍‌‍​‍​‍​‍‌‍‌‍‌‍‌‍​‍‌‍​‍​​‍​‍​‍​‍​‍​‍​‍‌‍​‍‌‍​‍‌‍‌‍‌‍​。算法的不同,导致实际年龄比被称谓的要小上一两岁​‍‌‍​‍‌‍‌‍​‍​‍‌‍​‍‌‍​‍​‍‌‍​‍‌​‍​‍​‍‌‍​‍​‍​‍‌‍‌‍‌‍‌‍​‍‌‍​‍​​‍​‍​‍​‍​‍​‍​‍‌‍​‍‌‍​‍‌‍‌‍‌‍​。好比一个二十五六岁的小伙子,其实只是一个95后​‍‌‍​‍‌‍‌‍​‍​‍‌‍​‍‌‍​‍​‍‌‍​‍‌​‍​‍​‍‌‍​‍​‍​‍‌‍‌‍‌‍‌‍​‍‌‍​‍​​‍​‍​‍​‍​‍​‍​‍‌‍​‍‌‍​‍‌‍‌‍‌‍​。

就是这样的年轻人,在村子里,他们普遍的状态是:结婚,分家,生子,而且越早越好。

相比而言,城市里则没有如何更好地挑起家庭重担的担忧,城市里的话题落在如何顺利地步入社会上面。

城乡的差距,造成不同人生际遇。与近期引发热议的视频《后浪》同样受到关注的,是一段3分29秒的短视频,主角是名打工小伙,工作结束后还没来得及擦掉身上的灰尘,爽朗地笑对镜头说,现在最大的梦想,是每天都能赚300元。

在他的想象里,如果每天都能赚到300元,便能存下钱,有机会带着姑姑、姑父坐一次飞机。他从小在姑姑家中长大,不是城里人。

“有些人是为了更好地生活,而我们是为了更好地生存。”河北沧州的25岁王斌这样对记者感慨。六年来,王斌在离家120公里外的天津打工,做房屋装修,“靠双手赚钱,本质上是钟点工”。结婚,成为了他这两年来不断忧虑却悬而未决的事。

在河北沧州的这个村子里,与王斌一般的年轻人不在少数。王斌粗略计算,2000多人的村子里,二十多岁的年轻人至少有300个。他们大部分都在一个微信群中,群名叫“咱们村里人”。

疫情严峻时,为了做好防控工作,在各个村口严防死守,村里年轻人成为工作主力,微信群也随之建立。疫情被控制后,年轻人大部分再一次离开村子。

登船

与王斌同村的年轻人,走得最远的,去到了国外。但他们不是去国外的陆地,而是在海洋上,漂着。

一漂,往往是两三个月。人始终在船上,没法上岸。

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货轮的招聘需求持续扩大。到货轮上去做船员,成为村子里年轻人向往的职业之一。经过货轮委托的劳务公司面试后,体检合格,培训三个月左右的时间,就能成为一名合格的船员。

在船上,几乎没有开销,吃住全包,赚多少就能剩下多少。算下来,一个月能到手1万元。

21岁的李秋开在海上漂泊的船员工作,是从2018年7月份开始的。在他眼里,除了船员,再找不出一份更适合自己又能让自己满意的工作了。从村子里招聘过去的年轻船员,工作不涉技术,只是普通执勤,“按照船上指示把该做的做了就行”。

“不累,吃得又好,赚得还多,比干装修就好太多了。”唯一让李秋开不满意的是,需要背井离乡。

李秋开其实不习水性,单纯因为高薪和不累而跑到海上去。上船第一天,伙食不错,有没吃过的海鲜,他一口气吃了不少,没想到船颠簸得厉害,在甲板上全呕了出来。

轮船负责国际货运,船员不单是中国人,英语才是船上世界的通用语言。李秋开没到初中毕业就辍学了,对英文的印象仅限于26个字母以及所剩不多的简单单词。

刚到船上,没有同伴,别人说什么就只能“哼哼哈哈”地应着。没想到,大半年下来,李秋开学会用手机翻译软件,“差不多该用的英语单词”都学会了。但经年累月的寂寞和孤单,是做海上船员必须克服的事情。

他知道,这只是一份趁着年轻才能干的活儿。成了家,有了孩子,就没法继续下去。

一年多漂下来,没学到什么硬本事,家里人也开始催他相亲找对象。

“在船上,你就找不到对象,但为了攒钱将来结婚,你又必须在船上。”

伪造

同样是出国务工,但比起同村的27岁张孝辉,李秋开觉得自己幸运太多。

春节前,因为工伤,张孝辉死在了孟加拉国。死后辗转十多天,他再回到家门口时,只是骨灰。

张孝辉当时到一家国企参加了一个在孟加拉国施工的项目,做名潜水施工员。

水底复杂,技术要求不低,潜水和上岸切换频繁,施工员得有过硬的身体素质。张孝辉此前做过潜水施工员。但结婚后,为了照顾家庭,转行在临近县城做了加油员​‍‌‍​‍‌‍‌‍​‍​‍‌‍​‍‌‍​‍​‍‌‍​‍‌​‍​‍​‍‌‍​‍​‍​‍‌‍‌‍‌‍‌‍​‍‌‍​‍​​‍​‍​‍​‍​‍​‍​‍‌‍​‍‌‍​‍‌‍‌‍‌‍​。只是薪水太少。当看到孟加拉国国施工的短期招聘信息后,张孝辉萌生了去意。

招聘信息上写着,往返十天,一天2000元。为这2万元,张孝辉没顾得上家里人的担忧和阻拦,去了孟加拉国。

张孝辉的死,严格来讲,怪不得公司。在国企委托的劳务公司面试的时候,张孝辉知道自己的身体比不得两年前,他伪造了一份合格的体检报告。

带着早已不如从前的身体和伪造的体检报告,2019年12月28日,张孝辉一个人从天津踏上去孟加拉国的飞机。过了五天,一次潜水后,再上岸,因为身体不适,他很快死去。

企业做了赔偿,但27岁的张孝辉留下的是6岁的儿子、25岁的妻子,还有他刚过50岁的父母。

张孝辉的事,对李秋开打击很大。他开始不愿再做船员,他觉得这只是一碗青春饭,也隐隐担忧,一个人海上漂泊久了,保不齐哪天自己会出什么岔子。

今年春节回到家里,李秋开和村子里一个25岁的“大哥”商量,改去做船员劳务派遣业务。3月20日,他的劳务派遣公司在县城开业。他不再做船员,而是招聘邻近的年轻人去海上做船员。

对于没有学历和技术,又有迫切赚钱需求的村里年轻人来讲,船员,不失为一份理想工作。李秋开几乎每天都在朋友圈里发招聘信息:“1.7万木杂船,主要跑东南亚航线,5月下旬开船,公休两天,业务熟悉后轻松过万。”

只是他没想到,今年偏偏赶上疫情,货轮招聘需求大大降低,村子里的小伙子不敢轻易到外面去。直到5月12日,开业已经近两个月了,他签约成功的年轻船员仍旧不满15个。

李秋开和房东试着谈过,公司办公室的门面房租能不能低一些,房东没有同意。

进城

没有年轻人再甘愿选择务农了。在农村人的话里,叫作“种地”。它意味着,面朝黄土,背朝天。年轻人很少愿意再受这份苦,何况一年下来的收入不如外出打工。于是,他们大多选择进城。

天津是一座最合适的城市之一,离家近,可选择的行业和工种足够多,压力又没北京那么大。

河北沧州这个村子里的23岁章洪,在天津做了四年的装修工人,主要给写字楼和门面房做装潢,有时也要设计些门窗等家具。在他的判断里,做设计,技术含量总要高一些,“将来没准还能有个出头之日”。

章洪辍学,是在初一没上完的时候。从村里小学毕业之后,他和大部分同学一样,去了离家20公里外的镇中学读书。身边有些同学离开学校要比他更早一些,念着念着,他“也觉得意思不大”,跑到了外面去打工了。

倒不是学费、生活费出了问题,只是没了继续念书的动力。“就算读也没希望,周边人都走了,干吗还留着呢”,就这么,随着大流,章洪在15岁时退了学。他先是给村子里的木工师傅做学徒,两年下来,学得有些眉目后,就跑到县城;呆烦了,想去外面看看,又跟着村子里的好哥们儿到了天津。

章洪有过梦想,实现了。但不久又破产了。

梦想是在天津拥有自己的一家门面,专门包揽设计生意。2018年秋天,从父母那里要来10万元,再加上自己与合伙人的钱,章洪在天津开起这家门面。他还从自己村子里招来两个“年轻后生”,一起干。

章洪走的“发展路线”,几乎是到外面闯荡的年轻人的普遍发展方式——先摸索,等手艺积攒到一定地步,就从村子里再招揽几名岁数更小的年轻人,一起做生意。章洪认为,一个村子里的人,既能相互信任,又干活儿踏实。

让他没想到的是,也就半年,门面倒闭了,他从老板又一次变成了学徒。接订单,管理学工,控制成本,每一件事都比他想象的更艰难。这和他听说的“只说话,不用做事”的老板状态截然不同。

他依然觉得自己运气不错,因为,门面从张罗到停业,他没有让自己欠下外债。

唢呐

谈起村子里的同龄年轻人,章洪尤其替一位老同学感到遗憾—他的小学班长。章洪印象里,班长不仅聪明、成绩好,而且他家族里一直有吹唢呐的手艺传统,班长也跟着学了下来。

“他应该一直读书的,去考大学。”不过班长没这么做。

村子里一到丧事,就需要唢呐班子。对村里人来说,这份工作,收入不算低,又受人尊敬​‍‌‍​‍‌‍‌‍​‍​‍‌‍​‍‌‍​‍​‍‌‍​‍‌​‍​‍​‍‌‍​‍​‍​‍‌‍‌‍‌‍‌‍​‍‌‍​‍​​‍​‍​‍​‍​‍​‍​‍‌‍​‍‌‍​‍‌‍‌‍‌‍​。在家里人的鼓吹下,班长没读完初中,辍学去吹了唢呐。

再往后,班长结婚,成家,有了孩子,唢呐的行情却越来越差,他转而去做了养猪专业户。不管收入如何,章洪觉得,班长像他一样,再也逃不掉“死守着农村这个根儿”的命运了。

六年前,因为撤点并校政策,村子里的小学也被撤去。在离村五公里的地方,邻近的几个村子共建了所小学,周边的孩子都到那里去读书。孩子上学,要靠家里的爷爷奶奶送去,不再像六年前在村中上学那样便利。

章洪还记得他小学时学过的一句诗,“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这些年来,村子里的小学停掉后,他觉得孩子们离这种情境越来越远。

如今,原有的村小校址,被改造成了一所饭店。从天津打工回家休息时,逢年过节,章洪最喜欢和当年一同上学的年轻小伙子一起去那里,喝酒,抽烟,聊一聊。

离了

也有年轻人留在村子或者到县城里去,没有离村子太远。而在县城里拥有一套房子,是村子里相当一部分年轻人的梦想。那意味着,在婚恋时,他们就能“硬气很多”。

农村里的年轻适龄男女比例失衡,本身就男多女少,而一些年轻女孩去外面打工,嫁到了城里人,能回到村子里的越来越少。男生则不同,进城打工,也几乎不可能留在那里,“总还是要回来的”。

结婚,是一件让大部分小伙子和家里人头疼的事。女孩少,要求就高,希望男方有车有房,即使是离婚再嫁的女性,也不愁再找到合适的人。

25岁的张虎已经离婚了。离婚时,两个孩子,一个6岁儿子和一个4岁女儿,对方都没有带走。而张虎还有一个弟弟,只比他的儿子大5岁。

张虎是个长途卡车司机,出门一走,往往五六天,他的父母要在家照顾三个孩子。长途卡车司机的收入不低,平均下来,一个月能赚1万多元。“但辛苦,没日没夜,一个人跑在路上也不安全。”只是张虎没有更好的选择了。

离婚,不是他心甘情愿的。“为什么离婚?也很难说清”,不过张虎最后悔的是,结婚时,自己年纪太小。

“才18岁,懂什么呢?”

那时张虎已经辍学,在外打工四年,成家,不仅是父母的期待,也是让父母放心下来的方式。结婚后,匆匆生子。随之而来的种种矛盾,却是他和同岁妻子“没有办法去应对的事情”。

比张虎更苦闷的是村子里几个二十七八岁的“单身”小伙。他们家里经济条件不好,没有女孩愿意嫁过来。那感觉“就和当年家里没有儿子一样,也觉得自己低人一等”。

如今,张虎习惯了一个人的生活,他不知道以自己的情况,什么时候能够再婚、会找到什么样的再婚对象。但比起结婚,把两个孩子养育成人是更重要的事情。“至少让他们多读几年书吧,健康长大。”

在将近300人“咱们村里人”的微信群里,这些年轻人常常聊天、吐槽,分享在海上漂泊、在路上开车的人生。

“到天津了。”前几天,一个外出打工的小伙在群里发出这句话。三五人立即回复,“见面聊一聊,迎接你”。

当晚他们组了一个酒局。(文中部分采访对象为化名)

(苏建峰荐自《南风窗》)

前浪、后浪还是孟浪

青丝

读书的时候,有个女代课老师刚从师范出来实习,年纪比我们大不了几岁​‍‌‍​‍‌‍‌‍​‍​‍‌‍​‍‌‍​‍​‍‌‍​‍‌​‍​‍​‍‌‍​‍​‍​‍‌‍‌‍‌‍‌‍​‍‌‍​‍​​‍​‍​‍​‍​‍​‍​‍‌‍​‍‌‍​‍‌‍‌‍‌‍​。她的口头禅是“你们这一代人”,从讲台上望着我们的那种老气横秋的眼神,就像一个已经抵达沙滩的前浪,在用一种超然的目光注视着仍在奋力推进的后浪​‍‌‍​‍‌‍‌‍​‍​‍‌‍​‍‌‍​‍​‍‌‍​‍‌​‍​‍​‍‌‍​‍​‍​‍‌‍‌‍‌‍‌‍​‍‌‍​‍​​‍​‍​‍​‍​‍​‍​‍‌‍​‍‌‍​‍‌‍‌‍‌‍​。

多年以后,我逛书市时偶然看到这个老师,她已经不教书了,成了书商,正和几个相邻的老板在店门口支桌子打麻将​‍‌‍​‍‌‍‌‍​‍​‍‌‍​‍‌‍​‍​‍‌‍​‍‌​‍​‍​‍‌‍​‍​‍​‍‌‍‌‍‌‍‌‍​‍‌‍​‍​​‍​‍​‍​‍​‍​‍​‍‌‍​‍‌‍​‍‌‍‌‍‌‍​。看起来,她和“我们这一代人”并无两样。我不由想起美国社会学家玛格丽特·米德提出的“代沟”概念,人与人有代沟,从来不是因为年龄,而是从价值观、文化态度、审美趣味、生活方式上衡量,只有思想行为相似的人,才是同代人。也就是说,理解他人的最大障碍,从来不是前浪后浪,而是过度的自我中心主义。以“前浪”或“后浪”的身份进行自我优越,其实是孟浪。

更确切说,前后浪是一种相辅相成关系,而不是谁把谁拍在沙滩上。就像20世纪初的巴黎,25岁的麦道克斯·弗德遇到了45岁的王尔德,25岁的海明威又遇到了50岁的麦道克斯·弗德。每当出现新旧接替,如果“前浪”足够聪明,就应适时地让出C位,后退一步观察自己。而对于“后浪”来说,有“前浪”从始至终在前面引领潮流,探索新的路径,既为自己树立了榜样,也更容易循着“前浪”的轨迹走向成功。

思想深邃的“前浪”,也能更好地发现并理解与“后浪”之间的隐藏关系。1950年代,英国女诗人伊迪丝·西特维尔以着装古怪、处事挑剔闻名,纽约《生活》杂志在她访美期间,有意安排66岁的西特维尔与27岁的梦露见面。这时的梦露,正值人生最美好的时候,风华绝代,魅力四射,西特维尔则年老古板,如同严谨恪守清规戒律的修女。《生活》杂志想看两股逆向而行的前后浪,会激荡出怎样的海啸。

然而,二人却彼此相投,梦露以阅读过的欧洲文学作品向西特维尔请教,畅谈自己对于世故人情的感受。西特维尔也惊讶于梦露的丰富阅读量,喜欢她的直率真诚,这些特质,强化了二人建立的友谊,令一心想要看笑话搞个大新闻的娱乐记者十分失望。西特维尔虽然终生未婚,也不接触男人,但她凭着自己的生活经验,看到了光鲜背后的隐痛。她把梦露脸上一闪即逝的愁容,比作是《哈姆雷特》里投水而死的女主角奥菲利娅的纯真幽灵,准确地道出了梦露正在经历的巨大困惑和精神痛苦。

对于不同的个体而言,前后浪只意味着不同的年龄阶段,就像2017年诺奖得主石黑一雄说的:“人重要的不是年龄,而是经历。有的人活到了一百岁,也没有经历过什么事。”

(许晖荐自《中国新闻周刊》)

网红李老师——孩子们眼中的“永乐大典”

尹洁

李永乐是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的物理老师,擅长用生活中的例子解释抽象的概念,而且紧跟时下热点​‍‌‍​‍‌‍‌‍​‍​‍‌‍​‍‌‍​‍​‍‌‍​‍‌​‍​‍​‍‌‍​‍​‍​‍‌‍‌‍‌‍‌‍​‍‌‍​‍​​‍​‍​‍​‍​‍​‍​‍‌‍​‍‌‍​‍‌‍‌‍‌‍​。不久前,广东省虎门大桥发生异常抖动,李永乐马上制作了科普视频《虎门大桥为何异常抖动?风能吹塌一座桥吗?李永乐老师讲卡门涡街》​‍‌‍​‍‌‍‌‍​‍​‍‌‍​‍‌‍​‍​‍‌‍​‍‌​‍​‍​‍‌‍​‍​‍​‍‌‍‌‍‌‍‌‍​‍‌‍​‍​​‍​‍​‍​‍​‍​‍​‍‌‍​‍‌‍​‍‌‍‌‍‌‍​。

卡门涡街这个词可能没多少人知道,但这段近20分钟的视频发布16小时后,观看数量已经达到30万次,留言评论将近1300条​‍‌‍​‍‌‍‌‍​‍​‍‌‍​‍‌‍​‍​‍‌‍​‍‌​‍​‍​‍‌‍​‍​‍​‍‌‍‌‍‌‍‌‍​‍‌‍​‍​​‍​‍​‍​‍​‍​‍​‍‌‍​‍‌‍​‍‌‍‌‍‌‍​。

“我要先征服自己”

粉丝们给李永乐起了很多外号,还在留言区里调侃:“李永乐,我国网络知名物理学家、数学家、历史学家、灵魂画家、股市评论家、弹道学家……同时也是最受小朋友与同学欢迎的和被问得最多的网络教育家与科普学者,大家称他为永乐百科,也有的称他为《永乐大典》……”

之所以有这么多标签,是因为李永乐讲课时经常围绕主题补充一些相关知识。比如讲虎门大桥异常抖动,主题是物理现象,却从历史开始讲起——冯·卡门是谁,他和钱学森的师徒关系,他的传奇成就。

“据说,冯·卡门在6岁的时候就可以口算五位数乘法,我别说6岁,就是现在也口算不了五位数乘法,人和人的差距就是这么大。”李永乐的自嘲又引出流体力学发现,顺便普及了一段科技史。

还有一期视频讲到光在水中的折射,在一个比较难理解的地方,李永乐打了个比方:“(光的折射)就像一辆车冲进沼泽地,因为阻力大了,陷进去的时候不是直线,而是斜着进去的。”这个类比让网友们一下听懂了。

制作视频前,李永乐会查阅相关资料,或者咨询专业人士。比如“群体免疫”的知识涉及医学,他就上网看书、搜集数据,“基本上都是我现学的”。从找资料到做出视频,用了四五天时间。

“我在中学时养成的习惯是必须从根儿上弄清楚一个问题。如果哪个环节没搞明白,知识链条没打通,这个题怎么背也背不下来。”李永乐对记者说。这个习惯在他当了中学老师后依然如此。

高三那年,李永乐凭借全国物理竞赛的成绩被保送到北京大学物理系,4年后又考入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读研,2009年毕业,成为人大附中的教师。多年来,他既教物理也教数学,今年1月还获得了北京市中学生物理竞赛委员会颁发的“国际奥赛金牌教练员”荣誉证书,业余时间制作科普视频只是他的副业。

虽然讲课的时候滔滔不绝、金句不断,李永乐却一直认为自己不擅长人际交往,更适合在相对单纯的环境里工作生活,这也是他选择当中学老师的原因之一。

“我在大学里参加过演讲比赛和辩论赛,对当老师来说是个优势。还有一个原因是硕士毕业那年赶上了全球金融危机,就业形势不好,当老师能解决户口,还有寒暑假,我觉得不错。”

李永乐是第一、第二届北京高校演讲比赛冠军,担任过北大辩论协会副会长,读研时还在课外辅导机构做过兼职老师。刚到人大附中时,他总觉得上课时间太短,想讲的内容讲不完。

“一堂40分钟的课,我会花几个小时做准备,总想把所有知识点都讲到,结果刚讲一半就下课了。”后来他发现,这种教学效果不是太好,因为学生没有独立思考的时间。李永乐开始改变方式,精炼教学内容,让学生自己分析。“经验少的时候,资料越准备越多,等经验多了,资料反而越来越少。”

带了几轮学生之后,李永乐的体会是教学内容要常讲常新,今年讲的跟去年应该有所不同,“不能一套讲义走天下”。再就是要引导学生的兴趣,教师自己首先要感兴趣。

“作为老师你要先征服自己。如果自己都觉得‘我讲的什么玩意儿’,学生也不可能爱听。”

“小地方越来越难留住好老师”

沉浸在教学中的李永乐,制作科普视频其实是“被选择”的结果。

2017年4月的一个周末,李永乐一觉醒来,收到小学同学发来的消息:你上热搜了。原来有网友把他2008年在课外辅导机构上课时的一段视频放到了网上,主题是“闰年是怎么回事”。这段视频在一天内的全网播放量过千万,让李永乐一下走红网络。

这是一个无心插柳的结果。李永乐回忆,当初是课外辅导机构找到他,说要录一些视频做网课,课程卖得多可以分成,于是李永乐在一年内录了100多个小时的教学视频。课外辅导机构把这些课程打包,在县乡镇地区以很便宜的价格出售,最后分成没有多少,却在近10年后回馈他成了网络红人。

另一个意想不到的回馈是未曾谋面的学生满天下。因为李永乐在一段教学视频里无意透露了自己的QQ号码,之后陆续有三四线乃至乡村的学生加他为好友。

“他们都在互联网上看过那些教学视频,说对自己的学习和高考有帮助。”在QQ上,一些学生向李永乐请教问题,还有很多人向他表示感谢。李永乐第一次认识到互联网在教育资源共享方面的意义,“它以一种十分低廉的方式,让我的课程与这些孩子建立了联系”。

李永乐的爷爷曾经生活在安徽贫困地区,后来从军去了东北。李永乐小时候,爷爷提起过老家那边的孩子普遍读不起书的状况。在北大上学时,李永乐组织过社会实践团,去甘肃会宁贫困地区考察,对当地教育资源匮乏的情况有所了解。那里的孩子为了改变命运,把高考作为唯一的出路,拼命学习,当地流传着“三苦精神”:学生苦学、老师苦教、家长苦供。

地区之间发展的不平衡,决定了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李永乐对记者坦言,农村孩子考清华北大越来越难,阶层固化从小学就开始了。过去没有什么课外辅导班,大家都一样,就看谁更努力​‍‌‍​‍‌‍‌‍​‍​‍‌‍​‍‌‍​‍​‍‌‍​‍‌​‍​‍​‍‌‍​‍​‍​‍‌‍‌‍‌‍‌‍​‍‌‍​‍​​‍​‍​‍​‍​‍​‍​‍‌‍​‍‌‍​‍‌‍‌‍‌‍​。而且早年社会流动性没有现在这么强,小地方也有不少优秀老师。现在老师教得好,会有很多学校来挖,小地方想留住人才越来越难。随着教育资源向大城市集中,在初始阶段就落后的贫困地区,最后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可想而知。

有一次李永乐谈到这种差距,说希望为贫困群体的教育做点什么。“别人听了说,你自己才是穷人吧。确实,我当时的月工资几千块,在北京算穷人了,那就当是穷人为穷人的教育做点什么吧。”

2014年,在线教育、视频网站都进入了繁荣期,李永乐开始上传自己录制的教学视频,《200道物理学难题》《历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试题解析》,等等。他还创办了微信公众号“李永乐老师”,把以前录制的数学课程视频全部上传,让全国各地的学生免费观看。

这样做了3年,李永乐意外迎来了自己的爆红。他最初有点受宠若惊,觉得自己讲的内容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不知道为什么会红。但在粉丝的鼓励下,他又做了几期面向大众的科普视频。

“每做一期视频,粉丝量就涨一些,我心想,既然有这么多人看,那就再做一期,什么时候没人看了就不做了。”结果一直做到现在,粉丝量还在不断上涨。

每一个视频里都有很多学生发弹幕,有人觉得物理和数学变得有趣了,有人说自己的考试成绩提高了,也有人后悔以前没有好好学习。李永乐希望,这些知识不仅属于城市里的孩子,也属于乡镇、农村地区的孩子。“如果能在某种程度上弥补地区之间教育资源的不均衡,我觉得很有意义。”

“谁是井底之蛙”

刚到人大附中的时候,李永乐的月薪是4000元左右,而他在外企的同学月薪能到1万多元。最近几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对教育的投入加大,中学老师的薪酬也逐年提高,很多毕业于顶尖学府的硕士、博士,也主动加入了中学教师的队伍。李永乐觉得这是一种进步。

“中国大部分学校还达不到国外的条件,尤其是贫困地区,让孩子去科技馆、学钢琴、学绘画,培养特长,是不现实的。”李永乐说,“我们能让他们不去打工,在学校安心学习就很不容易了。”

经常有一些中小学生给李永乐留言:“李老师你太厉害了。”对于这些小粉丝,李永乐很感谢,但也希望他们能看到更广阔的世界。

“其实我讲的都是比较基础的知识,没什么文化的人也能听懂,所以他们才会有这种想法。我想告诉他们,世界是很广阔的,需要了解的东西非常多。与世界相比,他们能从我这儿了解的其实挺少的。不过,既然打开了一扇窗子,他们或许就有兴趣寻找更多的知识。”

李永乐期望,看过“群体免疫”科普的孩子喜欢上生物,以后成为病毒方面的专家;看过牛奶营养科普的孩子开始喜欢喝牛奶,强身健体;看过“庞氏骗局”科普的孩子不会落入诈骗圈套……

“一个100万播放量的视频,哪怕只影响万分之一的人,也有100个。能让100个人的生活变得稍微美好一点,也是很有意义的。”

当然,网友们的关注点偶尔也会跑偏。今年4月,李永乐做了一期《井底之蛙如何看到广阔天空》的视频,核心是讲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成像原理,结果大部分网友都在弹幕里热烈讨论“谁是井底之蛙”,让他哭笑不得。

“做视频的时候,我并没有想那么多。按我的理解,井底之蛙指的是目光短浅的人,他可能存在于任何地方,也可能是任何人。希望大家都能看到广阔的世界,拥有丰富的知识,不做井底之蛙。”

(周故荐自《环球人物》)

一项专利换来一个国家

课堂君

今天我们要说的专利传奇故事,主人公就是以色列国父哈伊姆·魏茨曼,唯一靠专利换来一个国家的领导人​‍‌‍​‍‌‍‌‍​‍​‍‌‍​‍‌‍​‍​‍‌‍​‍‌​‍​‍​‍‌‍​‍​‍​‍‌‍‌‍‌‍‌‍​‍‌‍​‍​​‍​‍​‍​‍​‍​‍​‍‌‍​‍‌‍​‍‌‍‌‍‌‍​。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犹太人没有属于自己的国家,大部分扎堆在欧洲地区做生意,但是日子并不好过​‍‌‍​‍‌‍‌‍​‍​‍‌‍​‍‌‍​‍​‍‌‍​‍‌​‍​‍​‍‌‍​‍​‍​‍‌‍‌‍‌‍‌‍​‍‌‍​‍​​‍​‍​‍​‍​‍​‍​‍‌‍​‍‌‍​‍‌‍‌‍‌‍​。那时候的欧洲人,根本不把犹太人当人​‍‌‍​‍‌‍‌‍​‍​‍‌‍​‍‌‍​‍​‍‌‍​‍‌​‍​‍​‍‌‍​‍​‍​‍‌‍‌‍‌‍‌‍​‍‌‍​‍​​‍​‍​‍​‍​‍​‍​‍‌‍​‍‌‍​‍‌‍‌‍‌‍​。就拿魏茨曼来讲,虽然出生在沙俄,但是并不能获得俄国人的认同,连沙皇都经常开炮,把犹太人“比作猪、奶牛和老鼠,养肥了就杀,随时挤奶,讨厌就赶走”。可是作为被歧视的犹太人,要如何拯救犹太民族呢?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以英国为首的协约国阵营,为了战胜同盟国阵营,想尽办法生产威力更大的武器,也就是无烟火药,但是没有掌握丙酮技术,根本无法做到量产。

当英国得知魏茨曼申请的专利技术能克服这个难题后,天天跑过去找魏茨曼,想要获得这项专利的使用权。但是一战掏空了英国的钱包,只能硬着头皮跟魏茨曼谈判,钱和爵位你随便选,但是钱先欠着,爵位你随便挑,只要提供丙酮的生产技术就成。

如果是你,你会怎样选择呢?虽然看起来都不怎么靠谱,我会选择钱,毕竟是实实在在的东西。而魏茨曼做了一个更不靠谱的选择,金钱和爵位,我统统不要,我只要英国支持犹太复国。

英国在权衡过后,英国外交大臣贝尔福发表宣言,公开支持犹太人复国。后来贝尔福半开玩笑地讲,推动我做出宣言的全部力量,就是魏茨曼的这项专利。也正是因为这项专利,才有了后来1948年以色列建国的故事,魏茨曼也被以色列尊为国父,成为货币的背景板。

如果说这是一次生意的话,那么价值却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魏茨曼给犹太人带来了希望,而且通过他大力扶持专利技术,给以色列带去了无尽的财富。

魏茨曼在连任10年之后,开始思考如何让以色列走向富强。于是想到了一个办法,就是在魏茨曼研究院里成立耶达技术转移公司。耶达主要负责的是,把大牛的科研成果,申请专利保护,并通过工业合作的关系进行开发,获取专利许可费,目前是以色列专利拥有量最多的机构。据估计,现在魏茨曼研究院技术转移的收入已经超过100亿美元,而且这些收益不会被滥用,大部分会用来投入教育和科研,这也是魏茨曼研究院生生不息,经久不衰的主要原因。魏茨曼的专利应该是历史上价值最高的专利,不仅仅是帮助了犹太复国,还有他对于专利技术的重视,让犹太人找到了新的希望。

如果再有不懂专利的人,问你专利有啥用,你就直接告诉他:专利可以带来一大堆财富,专利可以拯救一个民族,专利可以换取一个国家。

(孙艳荐自《意林·作文素材》)

王爷摆地摊

左都御史

清王朝灭亡以后,昔日执掌军政大权高高在上的王爷全被打入了凡间​‍‌‍​‍‌‍‌‍​‍​‍‌‍​‍‌‍​‍​‍‌‍​‍‌​‍​‍​‍‌‍​‍​‍​‍‌‍‌‍‌‍‌‍​‍‌‍​‍​​‍​‍​‍​‍​‍​‍​‍‌‍​‍‌‍​‍‌‍‌‍‌‍​。这些皇族缺乏谋生的技能,只好变卖家产为生,原来家产颇丰的载涛也很快走上了这条路​‍‌‍​‍‌‍‌‍​‍​‍‌‍​‍‌‍​‍​‍‌‍​‍‌​‍​‍​‍‌‍​‍​‍​‍‌‍‌‍‌‍‌‍​‍‌‍​‍​​‍​‍​‍​‍​‍​‍​‍‌‍​‍‌‍​‍‌‍‌‍‌‍​。

从抗战开始到北京解放前夕,载涛的家庭经济每况愈下,这个时期,载涛同他的五个儿子、儿媳及孙女生活在一起,加上保姆管家,全家近三十口人​‍‌‍​‍‌‍‌‍​‍​‍‌‍​‍‌‍​‍​‍‌‍​‍‌​‍​‍​‍‌‍​‍​‍​‍‌‍‌‍‌‍‌‍​‍‌‍​‍​​‍​‍​‍​‍​‍​‍​‍‌‍​‍‌‍​‍‌‍‌‍‌‍​。维持这一大家子的生计,对早已断绝了俸禄、又无任何进项的载涛来说,其艰难是可想而知的。

载涛先是把后海附近的“涛贝勒府”卖掉,从这笔钱中拿出一部分购买了山老胡同一处较小的住宅,其余的钱留作生活开支。

然而这笔钱没几年就花光了。新中国成立前几年,北京物价上涨,载涛家的生活几乎难以为继。载涛终日在家里转来转去,想不出什么好办法。一天,他听到胡同里有打“小鼓”的,就悄悄把走街串巷收买估衣的叫到家里,挑了一些破旧衣物变卖掉。

和这些走街串巷的估衣匠接触多了,他从中得到启发,灵机一动,干脆自己也去摆地摊。从此,载涛每天晚上都在屋里翻腾,凡是他认为用处不大,或者暂时用不着的东西,都挑选出来包好。次日一早,载涛就同夫人一道,骑上自行车,到德胜门外的小市摆摊。

开始,夫人总觉得磨不开脸,载涛很认真地说:“我们一不偷,二不抢,卖自己的东西,有什么可耻的?”夫人听后哭笑不得,只得每天都陪着载涛一道去卖“破烂”。

上早市,必须早起,不然占不到好位置,行市就不会好。若是夏天,还好对付,到了冬天,那可真是不好受。为了糊口度日,已近花甲之年的载涛不得不咬牙挣扎着上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载涛几乎天天如此。

由于经常到小市上去,载涛同那里的小贩们混得很熟。只要载涛和夫人一到,周围的人都热情地打招呼。常在这里摆摊的小贩,几乎无人不知:“如今的涛贝勒爷,也和咱们混得差不多,靠卖破烂糊口了。”

卖着卖着,载涛便找不到东西可卖了。一次,载涛在屋子里东寻西找,最后从柜子里拿出一件皮大衣,夫人一见就急了:“这是我的心爱之物,况且时常穿用,怎么能卖掉呢?”载涛无可奈何而又和颜悦色地劝说夫人:“没什么关系,只要有人,将来再给你买一件好的。”

在小市上,载涛无意中创造了件“奇迹”。起初,王爷摆摊卖“破烂”,知道的人并不多,更没引起外界的注意。可是后来发生了一件事,搞得满城沸沸扬扬,险些让载涛收不了场。

原来,载涛在无意之中错将一只珍贵的明代瓷器当作一个普通的旧瓷器卖掉了。买主捡了大便宜,不禁心花怒放,由此就盯上了载涛的小地摊,几乎每天都要来看上一看。

消息传开后,载涛一下子出了名。不少人听说王爷在这里摆地摊,都纷纷赶来凑热闹。刹那间,他摆的小地摊,由原来的门可罗雀,变成了门庭若市,又由原来的他等买主,变成了买主等他。于是,载涛的生意开始红火起来。很多人希望在载涛的小摊上再寻出一两件稀罕物件。当然,为此颇为惋惜甚至痛责自己的载涛,断然不会允许这种“奇迹”再出现了。

就这样,载涛以摆小地摊为主要经济来源,度过了最困难的几年。

(何嘉琪荐自《传奇故事》)

皇帝的豆腐

朱声敏

众所周知,明太祖朱元璋是位传奇皇帝​‍‌‍​‍‌‍‌‍​‍​‍‌‍​‍‌‍​‍​‍‌‍​‍‌​‍​‍​‍‌‍​‍​‍​‍‌‍‌‍‌‍‌‍​‍‌‍​‍​​‍​‍​‍​‍​‍​‍​‍‌‍​‍‌‍​‍‌‍‌‍‌‍​。他出身卑贱,帮地主放过牛,在寺庙当过和尚,还曾经四方奔波到处乞讨​‍‌‍​‍‌‍‌‍​‍​‍‌‍​‍‌‍​‍​‍‌‍​‍‌​‍​‍​‍‌‍​‍​‍​‍‌‍‌‍‌‍‌‍​‍‌‍​‍​​‍​‍​‍​‍​‍​‍​‍‌‍​‍‌‍​‍‌‍‌‍‌‍​。相传有一天,朱元璋在凤阳城里一家饭店讨到了一块“酿豆腐”​‍‌‍​‍‌‍‌‍​‍​‍‌‍​‍‌‍​‍​‍‌‍​‍‌​‍​‍​‍‌‍​‍​‍​‍‌‍‌‍‌‍‌‍​‍‌‍​‍​​‍​‍​‍​‍​‍​‍​‍‌‍​‍‌‍​‍‌‍‌‍‌‍​。据现在流行的“酿豆腐”看来,这道菜其实很简单,也就是豆腐夹菜馅,先炸后火烤,使得豆腐和菜软嫩可口。然而,饿得眼睛发绿的朱元璋却觉得无比鲜美,时常去这家饭店讨食。十几年后,朱元璋飞上枝头变凤凰,还惦记上了这道菜,好不容易找到该饭店的厨师,将他请进宫里当御厨,量身订做这道菜。真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酿豆腐”也由此驰名天下,摇身一变为“洪武豆腐”,至今仍兴盛于安徽一带。

除了出身卑贱,朱元璋还有一点为人们所熟知,那就是他非常富有天才的创造性。这不,这道原本非常粗陋的“酿豆腐”,到他手里,就不仅仅是一道简单的菜了,它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朱元璋将这道菜纳入了防腐教育工程,规定宫中大小宴席都必须有这个菜,而且还规定后世子孙每顿饭也必须吃这个菜,并美其名曰“珍珠翡翠白玉汤”。据记载,与青菜豆腐汤一齐摆上朱明皇室家宴的,还有随着四季更替不断变换的蒲公英、苦菜叶、芦根、蒲苗、苜蓿、苦瓜等寻常百姓家常用的粗菜、贱菜。很明显,朱元璋的初衷是让自己、让子孙后代每天都忆苦思甜,牢记创业的艰辛,励精图治,不要骄奢淫逸,不要过度劳民伤财,以确保朱家江山延续千秋万代。

据记载,朱元璋身体力行,几十年如一日地保持着对这道菜的兴趣。然而,其养于深宫、育于红墙之内的龙子龙孙却绝对没有这样的兴趣,与他们的治国能力日渐退化一样,他们对这道菜的热情一代不如一代。不知从何时起,“珍珠翡翠白玉汤”的“白玉”原料由豆子变成了鸟儿的脑髓。

窥一斑而见全豹。豆腐变成了鸟脑,其他诸如蒲公英、苦瓜之类的粗菜,估计早也在斗转星移中不知不觉就换成什么山珍海味了吧。一盘寻常家常菜,演变成了无与伦比的珍馐,本想让锦衣玉食的皇族在安享荣华之余能忆苦思甜,却不料反而让他们为此浪费了更多的民脂民膏。如果朱元璋泉下有知,不知作何感想。其实,与菜肴的演变一样,朱元璋的制度尽管其在世时声称不许后代变更,其龙子龙孙还是根据自己的需要,作了很多更改,有的甚至面目全非。这种更改从朱元璋的继承人——第二代皇帝建文帝朱允炆就已经开始了。如朱元璋封建诸侯,幻想效仿西周利用皇室宗亲来拱卫中央,建文帝上台后却立即着手“削藩”以加强中央集权。建文帝的叔叔朱棣夺取皇位后,尽管屡屡攻击不肖侄儿“信任奸人,悉更旧制”,然而他更改起祖制来比建文帝更加肆无忌惮。进一步完成“削藩”的是他,将首都从朱元璋选定的南京迁到北京的是他,一改朱元璋时代保守内敛方针转而派遣郑和多次下西洋的还是他……

在更改祖制方面,朱棣走得远,其子孙后代就敢于走得更远。比如,朱元璋明确规定废除宰相,诏令后代敢有恢复宰相者“斩杀之”,朱棣正式设立了内阁,承担了前朝宰相的部分功能。其子仁宗、其孙宣宗逐渐让内阁跃出五品衙门的框架,成为新的行政中枢。到了世宗、神宗时代,在皇帝的支持下,更是出现了张璁、严嵩、高拱、张居正等位极人臣的“权相”。又比如,朱元璋不许太监识字,规定“宦官干政者斩”,还废除锦衣卫刑具,终结特务政治。而朱棣开始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各个方面重用宦官,并专设东厂,重新开启特务统治。在其曾孙英宗的卵翼下,明代第一个权势煊赫、嚣张跋扈的大宦官王振横空出世,以至于酿成“土木堡之变”,使明朝由盛而衰。其后,宪宗、武宗、熹宗相继宠信汪直、刘瑾、魏忠贤等大太监,任由这些身体残缺、心理变态的阉人一个个粉墨登场、招权纳贿,流毒天下,不断折腾着大明王朝的百病之躯,以至于“无可奈何花落去”。

我们知道,古代中国社会讲究“敬天法祖”,要求孝子贤孙遵从祖训、恪守祖制。在政治领域,“祖制”向来是约束皇帝权力的重要戒条,明代的“祖制”就是前代皇帝、尤其是开国皇帝朱元璋的诏令。值得注意的是,朱元璋以一介草民之身,在十四年内骤登大宝,学界论曰“古来得国之正,莫如明祖”,因为这种特殊性,朱元璋具有较一般开国皇帝崇高得多的合法性、权威性,“太祖高皇帝遗诏”“高皇帝训曰”也经常成为明代臣子经常挂在嘴边用以规劝帝王的法宝。因此,在朱元璋之后的二百余年,没有任何皇帝敢于公开提出更改“祖制”的主张,相反,哪怕是最为叛逆的子孙也是信誓旦旦地宣称自己忠于“祖制”。比如,英宗公然扶植太监王振,遭到官员的劝诫,他也煞有介事地警告诸太监说:“你们内官只管理宫内事务,供皇家驱使,洒水扫地,穿衣戴帽而已,这是高皇帝定下的旧制,任何人不得违反。如果你们不遵法度,透漏朝廷事情,或者结交官员,营私舞弊,必定治罪。”然而,历史证明,英宗的这番训斥,除了表白自己是忠实于“祖训”的圣君明主之外,毫无实际意义。

总之,“祖制”是不能公然废弃或更改的,然而这些东西又确实碍手碍脚,皇帝们只好阳奉阴违,用旧瓶装新酒。朱元璋很天才,他要龙子龙孙吃豆腐,其龙子龙孙更为天才,他们虽不能违背祖制,却可以用鸟脑来做“豆腐”。作为皇帝,他们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口含天宪,生杀予夺,如果他们愿意,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将任何约束力量弃之不理。这就是为什么在专制社会中,国家的治乱兴衰往往系于皇帝一身的缘故。皇帝是集权的,朱元璋是皇帝,他千方百计要集权,当然看不到集权的弊端。正如苏轼说得好,“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老天就是这样不遂人愿,哪怕对九五之尊也是如此。朱元璋为了江山万世一系,努力得一塌糊涂,其龙子龙孙为了享尽富贵、极尽奢华,也努力得糊涂一塌。祖制让他们吃豆腐,可是他们却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将祖制像豆腐一样捏得粉碎。用心良苦的朱元璋,再怎么绞尽脑汁也无法预料到这“忆苦饭”会变成为徒有其表的摆设。如果要怪,就怪自己没有建立一套约束皇帝权力的体制吧。

(赵青吉荐自《文史天地》)

拿破仑真的说过“中国是睡狮”吗?

张嵚

在近代那段落后挨打到绝望的岁月里,法国英雄拿破仑对中国的一句“点赞”,曾给多少迷茫中的仁人志士打了强心针​‍‌‍​‍‌‍‌‍​‍​‍‌‍​‍‌‍​‍​‍‌‍​‍‌​‍​‍​‍‌‍​‍​‍​‍‌‍‌‍‌‍‌‍​‍‌‍​‍​​‍​‍​‍​‍​‍​‍​‍‌‍​‍‌‍​‍‌‍‌‍‌‍​。嗯,没错,就是那句“中国是熟睡的雄狮”​‍‌‍​‍‌‍‌‍​‍​‍‌‍​‍‌‍​‍​‍‌‍​‍‌​‍​‍​‍‌‍​‍​‍​‍‌‍‌‍‌‍‌‍​‍‌‍​‍​​‍​‍​‍​‍​‍​‍​‍‌‍​‍‌‍​‍‌‍‌‍‌‍​。特别是在晚清以来,近代东西方交流日益火热的年代里,拿破仑的这句“点赞”,也被东方各国翻译出了多个版本​‍‌‍​‍‌‍‌‍​‍​‍‌‍​‍‌‍​‍​‍‌‍​‍‌​‍​‍​‍‌‍​‍​‍​‍‌‍‌‍‌‍‌‍​‍‌‍​‍​​‍​‍​‍​‍​‍​‍​‍‌‍​‍‌‍​‍‌‍‌‍‌‍​。流传最广的一个版本,今天依然耳熟能详:“中国是一只沉睡的狮子,一旦觉醒将会震惊世界”。

在那个晚清挨打成习惯,动不动就割地赔款的时代,这一句豪言,自然相当给国人提气,激励了多少人从此抛头颅洒热血。甚至,在当代好些青少年读物里,拿破仑的这句预言,也成了常见的“熟脸”,但是,也有人不停质疑:拿破仑真说过这话?要知道,一生纵横欧洲大陆的拿破仑,与同时代中国清王朝的交集,可以说是为零。待到轰开中国国门的鸦片战争开打时,拿破仑更已过世二十年。他又怎么心血来潮,对着陌生的中国,发出一段“睡着狮子”的点评?

其实,这段把中国比喻为狮子的名言,虽说也有误传,但拿破仑,确实也有百分百的原话。至于他为何有此感叹?那要从当时大清朝一桩丢人事说起:阿美士德访华事件。

阿美士德的悲催遭遇

清朝嘉庆二十一年,即1816年7月,英国外交官威廉·皮特·阿美士德(下面简称阿美士德)率领的使团抵达广州,开始一场对于英国来说意义重大的出访。

当时的英国,正是工业革命如火如荼的年月,对广阔的海外市场,更是红着眼睛盼望,自然紧紧盯上了地大物博的大清王朝。偏偏此时大清朝,又是闭关锁国到登峰造极的年月,除了广州一处口岸,其他沿海港口,全像钢铁封紧了一般,叫英国人想尽办法也进不来。虽说之前几十年里,英国也曾派出使团,与清政府交涉通商事宜,甚至开出诸多双赢的条件。但大清朝硬是两眼一闭,摆手就把人家轰出门去。

于是,又有了阿美士德一行人,带着同样的任务的造访。

但比起之前的几次出访来,在中国史料里着墨不多的“阿美士德使团”,却有着更强大的阵容:其副使小斯当东,曾随父亲在乾隆年间访华,还深受乾隆皇帝赏识,后来终于锤炼成了中国通。另外使团成员马里逊,更是享誉英国的著名汉学家。也就是说,当大清朝一如既往,对英国使团两眼一抹黑时,曾以仰视目光看待中国的英国使团,这次却多了不一样的视角。

他们的追求,已经不是当年简单的“通商”,而是要通过这次外交接触,摸清大清王朝,这个庞大帝国的真正虚实——“双赢”的通商既然谈不妥,武力威胁的把握又有多大?

带着这个打算,阿美士德一行人,从抵达广州起,就极力留意观察大清朝的一切。由于他们是走海路,从广州一路到天津,所以正好看够了清王朝的海防力量,把那些沿海用着古老大炮的炮台,海面上晃荡的破船,几乎全看了个门清。所谓“天朝”的大清,国防竟是如此虚弱?

而比国防还丢人的,却是阿美士德本人的遭遇。抵达天津后,清朝官员为了“合乎礼仪”,依然要阿美士德练“三叩九拜”大礼,经过双方妥协后,改成了阿美士德“单膝下跪低头三次,并重履动作三次”。谁知眼看就要觐见嘉庆帝,却又有清朝官员捣乱,把阿美士德一行人添油加醋骂一顿,果然惹得嘉庆帝龙颜大怒,竟见也不见了,直接轰了出去。

而且余怒未消的嘉庆帝,又给英国国王下了个“圣旨”:嗣后毋庸遣使远来,徒烦跋涉。但能倾心效顺,不必岁时来朝始称向化也。俾尔永遵,故兹敕谕——好好在你的英国呆着,没事别派人来烦朕。

于是,经过这一番折腾,阿美士德们连嘉庆帝的面都没见着,就垂头丧气回了家。但他们的收获,却是盆满钵满:他们不但看透了大清朝脆弱的国防战备水平,更看清了大清满朝的昏聩。甚至他们还仔细测绘了中国沿海港口的水道。二十多年后的鸦片战争里,英国侵略军正是按照阿美士德使团绘制的图纸,轻松攻克了清王朝的沿海炮台。

而二十三年后,当英国国会表决对华战争时,也正是使团副使斯当东现身说法,口水横飞介绍了清王朝真实的实力水平,这才扭转了局面,促成英国国会通过了开战决议——鸦片战争的惨烈,丧权辱国的悲哀,都从这桩丢人事里埋下了种子。

而同样重要的影响是在返程途中,阿美士德的使团路过了圣赫勒拿岛,见到了那位被囚禁在岛上的昔日法国皇帝,近代欧洲传奇英雄——拿破仑!

“中国是狮子”的真相

拿破仑那段“中国是熟睡狮子”的名言,最原始的出处,就是他与阿美士德的交谈。以《阿美士德使团出使中国日志》等资料记载,与拿破仑会面后,阿美士德详细聊了在中国看到的一切,并且热切的表示,一旦中英开战,英国将轻松取得胜利。以阿美士德的得意形容说:“他们(清政府)只是表面的强大,是泥做的巨人。”

但阿美士德没有想到,对这爆棚的自信,拿破仑竟坚决不同意。在身经百战的拿破仑看来,进攻这个土地辽阔人口众多的清王朝,将冒着极大的风险。哪怕清王朝的军事技术装备严重落后,但只要他们决定抵抗,他们就会“从法国和美国找来工匠和造船师,甚至去伦敦找。他们会建成一支舰队,然后或早或晚,打败你们。”

当然,对拿破仑的这番忠告,亲眼看过清政府虚弱的阿美士德,自然是不会听的,然后,就有了拿破仑的一句自言自语:“中国并不脆弱,他只不过是一只睡眠中的狮子。”

是的,这就是拿破仑“点赞”中国的出处,他承认了中国是一只睡眠中的狮子,但是,诸如“一旦觉醒就震惊世界”之类的话,拿破仑确实没说过。

那么,在这个近代中国即将挨打的前夜,拿破仑为什么会说出这样的话呢?

以对话者的关系来说,作为昔日法国皇帝的拿破仑,当然不愿意看到英国轻易征服中国。哪怕阿美士德已经列出了详细的所见所闻,证明了此时清王朝的昏聩落后。拿破仑依然要用这样一句自语,来表达自己的立场。说出这番“点赞”,并非来自对于中国的好感,而是对于死敌英国的嘲讽。但更重要的原因是,对于拿破仑这一代人来说,对中国的了解,几乎来自于少年时代的耳濡目染。因为之前的十八世纪,正是被称为“中国热”的时代。

在十八世纪的大多数时间里,中国文明对于当时的西方社会,都是一种灿烂的存在。中国的瓷器丝绸,是西方上流社会的宝贝。甚至西方的贵族宫廷礼服,都有着大量的中国元素。四书五经早已被翻译成了拉丁文,更对西方的保守思想产生剧烈的冲击​‍‌‍​‍‌‍‌‍​‍​‍‌‍​‍‌‍​‍​‍‌‍​‍‌​‍​‍​‍‌‍​‍​‍​‍‌‍‌‍‌‍‌‍​‍‌‍​‍​​‍​‍​‍​‍​‍​‍​‍‌‍​‍‌‍​‍‌‍‌‍‌‍​。伏尔泰、魁奈等西方思想巨匠们,更一度是百分百的中国粉丝。法国曾经以各种方式,将造纸、制墨、制瓷、农具等五十六种中国技术引进欧洲,直接造就了近代西方生产技术的井喷……

那个时代,是一个中国文化以其独特魅力,强力助推西方前进的时代。经历过那个时代的西方名人们,几乎都有对中国文化的深刻印象。法国学者比诺的感慨说:“当人们翻阅18世纪法国思想家、经济学家撰写的作品、游记或报刊文章时,会惊讶地发现中国的名字是如此频繁地出现,激起了那么多的赞誉之词。”

以这样的经历,拿破仑说出对中国的这番感慨,其实也是水到渠成。比起多少近代国人因为这番话得到的激励来,那曾对世界文明作出重要贡献的中国文化,那些曾经薪火相传却又陷入迷失的发展历程,甚至在这番对话前,阿美士德一行人,耳濡目染的大清“虚实”,对于今天来说,才更有警世意义。

记住历史的辉煌与教训,永远,不是过去时。

(梁良荐自《领导文萃》)

在荷兰难民营住了一夜,我想起了大学宿舍

土浪漫

作为欧盟创始五国之一,荷兰近几年也增大了收容难民的力度,全国大大小小的难民营共有70多个​‍‌‍​‍‌‍‌‍​‍​‍‌‍​‍‌‍​‍​‍‌‍​‍‌​‍​‍​‍‌‍​‍​‍​‍‌‍‌‍‌‍‌‍​‍‌‍​‍​​‍​‍​‍​‍​‍​‍​‍‌‍​‍‌‍​‍‌‍‌‍‌‍​。难民营的建立对荷兰社会产生了多方面影响,社会舆论也是褒贬不一​‍‌‍​‍‌‍‌‍​‍​‍‌‍​‍‌‍​‍​‍‌‍​‍‌​‍​‍​‍‌‍​‍​‍​‍‌‍‌‍‌‍‌‍​‍‌‍​‍​​‍​‍​‍​‍​‍​‍​‍‌‍​‍‌‍​‍‌‍‌‍‌‍​。我一直想亲自去难民营内部看看里面真实的样子​‍‌‍​‍‌‍‌‍​‍​‍‌‍​‍‌‍​‍​‍‌‍​‍‌​‍​‍​‍‌‍​‍​‍​‍‌‍‌‍‌‍‌‍​‍‌‍​‍​​‍​‍​‍​‍​‍​‍​‍‌‍​‍‌‍​‍‌‍‌‍‌‍​。

机缘巧合,我之前认识两位来自东南亚的难民朋友,其中一人要在他生日那天邀请几位朋友吃饭聚会,我便跟他们一起进入了难民营。

那是一座规模不小的难民营,不过并没有平常人想象的那样到处是帐篷,乌烟瘴气,每个人都带着警惕的目光觑着眼瞟人,更没有谁怀揣着刺刀,胳膊夹着卡拉什尼科夫自动步枪。

这个难民营基本都是干净整洁的二、三层简易建筑。虽然是夜间,但是照明良好、视物清晰。

我跟随两个朋友进入了其中一个单元。这个单元里有两间10平米左右的卧室,每间卧室有两张床,公共区域是一个客厅,其功能涵盖了厨房和饭厅,还有一间浴室,24小时供暖加热水,配有电磁炉、冰箱、洗衣机等必要生活设施。

我们仨在客厅吃生日晚餐,期间,从外面走进来了一位西亚相貌的男子。此人肩宽体壮,脱掉外套,里面就穿了一个篮球背心。见有生人来,他礼貌地跟我打了个招呼。

他叫安道夫,刚从健身房回来。他来自叙利亚,是一名基督教徒,健身教练,为躲避ISIS血腥清洗逃亡到欧洲,落脚此地。他在荷兰并不闲着,参加了很多健美比赛,还拿了一个荷兰的省际冠军。

片刻间又进来一位朋友,中东相貌,也是年轻人。此人名为萨义德,是位普通的逊尼派穆斯林,躲避战乱来到欧洲。无论和同营的基督徒还是东南亚、东北亚人,萨义德都能和谐相处,正常交流。

几个人没聊政治形势、国际大事之类的话题,就是聊聊平常的生活。大体上,他们对难民营基本满意,都在等着身份审批和工作机会。有的人会出去打打零工,非但温饱有保障,还有结余。

据了解,营房里大大小小的房间里,难民们也基本都是差不多的相处模式和状态。无论从建筑、设施,还是人与人相处的氛围,这里与其说是难民营,倒不如说更像是大学宿舍。

和荷兰大学宿舍最大的区别是,难民营男子和女子分别呆在不同的楼里——荷兰大学宿舍男同学和女同学是混在同一个建筑里,甚至同一个大单元里,只是房间不同,但都是单人房间。

又喝了点酒,夜深了,一位东南亚朋友回自己的宿舍去了。我跟叙利亚和伊拉克的两位朋友告别,跟另一位东南亚朋友去他的房间,我要在他那里住一晚。

在他的房间我又遇到了另一位难民,来自阿富汗的哈扎拉人阿杜。哈扎拉人是阿富汗人里长得像中国人的一个民族。一开始他还开玩笑说自己来自中国。

阿杜是逊尼派穆斯林,也是躲避战乱来到欧洲。他人很乐观,不过讲到那些跋山涉水,翻山越岭,差点儿没死半道儿上的经历时,笑容明显收敛,神色转为凝重。

中止沉重的话题,我来到浴室,喷头很舒服,热水很充足。朋友主动让出床来让我睡。一觉起来已经天亮了,我跟大家道别后就离开了难民营。这次探访难民营时间不长,里面的人和我预想的不太一样,没有愁眉苦脸的倾诉,也没有苦大仇深的憎恨,他们大都是一些和苦难,甚至死神抗争过,想过正常生活的普通人。

(全哲荐自《看天下》)

阿尔巴尼亚的奔驰车比德国还多

Bee bee

阿尔巴尼亚这个作为世界上最默默无闻的国家之一,却是当之无愧的世界奔驰之乡,你能在这个国家的任何角落发现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的几乎所有奔驰车型​‍‌‍​‍‌‍‌‍​‍​‍‌‍​‍‌‍​‍​‍‌‍​‍‌​‍​‍​‍‌‍​‍​‍​‍‌‍‌‍‌‍‌‍​‍‌‍​‍​​‍​‍​‍​‍​‍​‍​‍‌‍​‍‌‍​‍‌‍‌‍‌‍​。

这个崎岖不平的山区国家糟糕的基础设施和低劣的燃料质量,会让每一辆到来的汽车寿命都短得可怜​‍‌‍​‍‌‍‌‍​‍​‍‌‍​‍‌‍​‍​‍‌‍​‍‌​‍​‍​‍‌‍​‍​‍​‍‌‍‌‍‌‍‌‍​‍‌‍​‍​​‍​‍​‍​‍​‍​‍​‍‌‍​‍‌‍​‍‌‍‌‍‌‍​。在这种情况下,只有超出一般耐用和持久标准的车才能忍受​‍‌‍​‍‌‍‌‍​‍​‍‌‍​‍‌‍​‍​‍‌‍​‍‌​‍​‍​‍‌‍​‍​‍​‍‌‍‌‍‌‍‌‍​‍‌‍​‍​​‍​‍​‍​‍​‍​‍​‍‌‍​‍‌‍​‍‌‍‌‍‌‍​。而奔驰车以其很强的安全性、出色的制造质量和超长的使用寿命享有盛誉。阿尔巴尼亚人认为奔驰是最好最适合他们的汽车。

“如果您需要一些零件来修理您的汽车,您总能在垃圾场里找到能用的零件。”一辆奔驰车开了30年,现今75岁的牧羊人伊利尔·加茨认为,如果你没有奔驰,就不配当一个阿尔巴尼亚人。

那么问题来了,即使在欧美国家,奔驰也不是每个普通人都能说买就买得起的,凭什么平均月薪300美元的阿尔巴尼亚人买3万美元到9万美元之间的奔驰就跟买爱玛电动车似的?

事实上,每个欧洲的奔驰车主都知道,阿尔巴尼亚是奔驰被盗车辆的第一销赃地。其非官方的旅游宣传口号是:欢迎来玩,您的奔驰可能在这里。

据德国警方称,99%的被盗奔驰都是被暴力和高度有组织的专业黑帮偷走的。这些团伙与阿尔巴尼亚日益猖獗的毒品和军火交易有关。巴尔干有组织犯罪集团现在控制了欧洲70%以上的海洛因市场份额,并接管了整个欧洲的人口走私、卖淫和盗车业务。

所有人都知道车是被偷来的,但根本没人在乎。“在阿尔巴尼亚,如果你合法地买一辆奔驰车,你就是个傻子。”他们在黑市上找到的旧奔驰,平均价格不到1000美元。

根据官方数据,去年全国只有3辆新车注册。

各种奔驰通常从法兰克福、慕尼黑和波恩,有时也从瑞士、意大利和希腊运来。阿尔巴尼亚黑帮一般不偷英国奔驰,因为是右舵。

车一旦运到阿尔巴尼亚,你就死心吧。

去年德国被盗的11万辆奔驰现在大部分都在阿尔巴尼亚。“我们知道它们中的许多都在阿尔巴尼亚,但是,没有该国当局的合作,我们无法追回它们。这太困难和危险了。”德国联邦警察发言人威斯·巴登说。

阿尔巴尼亚警察对此视而不见,其中有些甚至参与了交易。海关官员在汽车被运来时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且他们很容易被犯罪分子贿赂或恐吓。

有时候情况也令人尴尬。阿尔巴尼亚中央银行行长伊里尔·霍蒂带着他的公务奔驰车前往意大利,但意大利警方却告诉他,他们检查了电脑记录,这辆车被列入了被盗名单。汽车被没收。

就连奔驰的工作人员也不会从官方经销商那里买车。首都地拉那的奔驰4S店的销售员索科尔·科德拉最近准备买车。“不管怎么说,我会得到一辆奔驰。当然,不是在售型号。”他悄悄向外国记者说道。

(朱佑天荐自《华声》)

两千多只企鹅等你来

姜常红

想象一下,在一个没有自来水、没有互联网信号、全年平均温度在零下10摄氏度左右的度假胜地,你只有一台收音机、两千多只企鹅和每天蜂拥而至的游客相伴,你以为这是在旅游?不是,这可是一份工作,在南极的邮局工作​‍‌‍​‍‌‍‌‍​‍​‍‌‍​‍‌‍​‍​‍‌‍​‍‌​‍​‍​‍‌‍​‍​‍​‍‌‍‌‍‌‍‌‍​‍‌‍​‍​​‍​‍​‍​‍​‍​‍​‍‌‍​‍‌‍​‍‌‍‌‍‌‍​。

在南极的北端有一座古迪耶岛,总面积不足1平方千米​‍‌‍​‍‌‍‌‍​‍​‍‌‍​‍‌‍​‍​‍‌‍​‍‌​‍​‍​‍‌‍​‍​‍​‍‌‍‌‍‌‍‌‍​‍‌‍​‍​​‍​‍​‍​‍​‍​‍​‍‌‍​‍‌‍​‍‌‍‌‍‌‍​。与南极其他地方相比,这里更具有烟火气息,因为这座岛上有一家全世界最南端的邮局​‍‌‍​‍‌‍‌‍​‍​‍‌‍​‍‌‍​‍​‍‌‍​‍‌​‍​‍​‍‌‍​‍​‍​‍‌‍‌‍‌‍‌‍​‍‌‍​‍​​‍​‍​‍​‍​‍​‍​‍‌‍​‍‌‍​‍‌‍‌‍‌‍​。邮局的前身是洛克罗伊港科学考察站,始建于1941年,最初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英国探险队的一个基地。

1996年,英国“南极洲遗产基金会”成立,5个英国人来到南极,把废置的科考基地改成了一个小型南极博物馆,供游客参观。这个地点也被《南极条约》确定为科考历史遗址,目前由该基金会负责管理。

每到南半球的夏季,也就是每年的11月到第二年的3月,南极的温度在零下5摄氏度到零上10摄氏度之间,冰面足够薄,船舶能够往返。每天约有1~2艘船到达洛克罗伊港,游客们到达岛上后,会先参观博物馆,然后在邮局购买纪念邮票和明信片,也会从这里向亲朋好友寄出盖有南极邮戳的信件或包裹,整个夏季能带来约1.8万人次的游客和8万封往返邮件。

从2011年开始,这家邮局每年夏季都要招聘3~4个工作人员,主要负责密切观察岛上居住的两千多只巴布亚企鹅,记录它们的数目,以及销售邮局礼品店的商品,做一些邮局日常维护工作。每年旅游盈利所得全部用于保护这块白色大陆上的其他英国历史遗迹。

在南极数企鹅,卖礼品给顾客,这份工作看似光鲜,其实并不体面。岛上没有自来水,平均一周才能洗一次澡;没有电,也没有互联网信号,通信只能用卫星电话,且费用超高。最令人难以忍受的是岛上的气味,两千多只企鹅是这里的“土著居民”,岛上地方不大,放眼望去到处都是企鹅,以及它们产生的粪便,不止气味难闻,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也不小。要知道100只企鹅每天就可以产生大约5千克的粪便,工作人员平均每天要铲掉100千克的企鹅粪便。当然,这份工作的工资也比普通工作的工资高,每个月能拿到近2000英镑,相当于人民币1.5万元。

可是真的有人愿意去岛上工作吗?事实上,每年应聘的人非常多,且应聘者要通过初选、复试和培训,才能最终获得这个工作机会。劳拉·麦克尼尔是一位家住爱丁堡的图书馆工作人员,她曾经在2016年11月至2017年3月期间在这家邮局工作,她把这段工作经历描述为“一生中独一无二的一次经历”。劳拉是在网上偶然发现这个工作机会的,申请后迅速进入了为期两天的选拔过程,并最终被选中。劳拉是个“南极迷”,在她看来能够免费去南极,还能在那里赚钱十分酷炫。当初劳拉作出这个决定时,很多朋友都认为她疯了,但对劳拉而言,这份工作的意义并不在于金钱,而在于体验人类几乎未曾接触过的地球的最后一块土地。

一位来自英国纽卡斯尔郡、名叫亚当斯的探险家也应聘过这个岗位。为了做好准备,他还专门聆听了一位企鹅学家的讲座,了解鸟类的生命周期,以及如何调查这些动物。亚当斯希望能够真真正正地为野生动物、为南极做一些事情,尽力保护企鹅不受游客的干扰。

即便南极的工作条件恶劣,但这份工作依然魅力不减,毕竟这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一次难能可贵的经历。

(许竹行荐自《知识窗》)

成为供品的可口可乐

佚名

墨西哥是世界上“最爱喝碳酸饮料”的国家,位于墨西哥东南部恰帕斯洲的洛思阿图斯市更拥有全球最高的可口可乐消费者比例​‍‌‍​‍‌‍‌‍​‍​‍‌‍​‍‌‍​‍​‍‌‍​‍‌​‍​‍​‍‌‍​‍​‍​‍‌‍‌‍‌‍‌‍​‍‌‍​‍​​‍​‍​‍​‍​‍​‍​‍‌‍​‍‌‍​‍‌‍‌‍‌‍​。尽管这里充满原住民文化,并且极度贫困,但几乎每个人都是可乐的忠诚爱好者,甚至把可乐当水喝​‍‌‍​‍‌‍‌‍​‍​‍‌‍​‍‌‍​‍​‍‌‍​‍‌​‍​‍​‍‌‍​‍​‍​‍‌‍‌‍‌‍‌‍​‍‌‍​‍​​‍​‍​‍​‍​‍​‍​‍‌‍​‍‌‍​‍‌‍‌‍‌‍​。在原住民社区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一两岁的儿童中有15%经常喝软饮料,六个月以下婴儿中有3%也是如此​‍‌‍​‍‌‍‌‍​‍​‍‌‍​‍‌‍​‍​‍‌‍​‍‌​‍​‍​‍‌‍​‍​‍​‍‌‍‌‍‌‍‌‍​‍‌‍​‍​​‍​‍​‍​‍​‍​‍​‍‌‍​‍‌‍​‍‌‍‌‍‌‍​。对可乐的热爱早已渗透到了他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百日宴、婚礼或其他聚会上,若不拿出可乐来招待宾客,这个聚会便是不完整的。

20世纪60年代,在国家支持下,当地的原住民领导人开始在宗教、社会和经济领域积累权力,这包括最初控制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的分销特许权。在以往的仪式中,宗教领袖长期用烈酒喂养灵魂,在这以后,原住民宗教领袖开始用可乐代替当地的烈酒,可乐变成了当地宗教仪式和治疗仪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被赋予治愈的力量,也成为社会地位和热情好客的象征。文化和资本的双重入侵之下,可乐变成了“神仙水”,就像熏香、蜡烛和献祭的鸡一样,可乐如今成了许多公共和私人仪式的中心环节。

令人心酸的是,这种挚爱背后却是当地人无法喝上干净水源的痛苦现实。由于当地的卫生观念落后,长期以来居民肆意倾倒生活垃圾造成自来水污染严重,再加上当地供水系统落后,政府资源管理不善,水污染问题迟迟无法改善,即便是家里通了自来水的家庭,也不一定能获取干净的饮用水,这迫使许多民众转向价格便宜又随处可见的可口可乐,以此来补充日常所需的水分。更加讽刺的是,吸引可口可乐装瓶公司的这个地方以持续的降雨和丰富的泉水闻名,但有消息称,由于可口可乐工厂过度开采泉水,导致该地区面临缺水难题。

而当地传统文化信仰以及长期饮用可乐的习惯给当地带来巨大的健康危机,糖尿病和牙科疾病成为当地人民面临的严重问题。尽管研究显示,糖尿病现已被确定为该地区最大的杀手,但当地人并不觉得喝可乐会对健康造成影响。

(周志达荐自《南都周刊》)

为了父亲的尊严

程玮

一个社会的贫富悬殊,会直接影响下一代的教育质量​‍‌‍​‍‌‍‌‍​‍​‍‌‍​‍‌‍​‍​‍‌‍​‍‌​‍​‍​‍‌‍​‍​‍​‍‌‍‌‍‌‍‌‍​‍‌‍​‍​​‍​‍​‍​‍​‍​‍​‍‌‍​‍‌‍​‍‌‍‌‍‌‍​。所以让每个孩子获得平等的教育机会,一直是德国大众很关注的问题​‍‌‍​‍‌‍‌‍​‍​‍‌‍​‍‌‍​‍​‍‌‍​‍‌​‍​‍​‍‌‍​‍​‍​‍‌‍‌‍‌‍‌‍​‍‌‍​‍​​‍​‍​‍​‍​‍​‍​‍‌‍​‍‌‍​‍‌‍‌‍‌‍​。

为了让低收入人群的孩子和正常家庭的孩子一样,能够在课余时间学音乐,参加体育俱乐部,参观博物馆、动物园,德国斯图加特市通过了一项特别提案:每年给每个有孩子的低收入家庭提供课余教育补贴​‍‌‍​‍‌‍‌‍​‍​‍‌‍​‍‌‍​‍​‍‌‍​‍‌​‍​‍​‍‌‍​‍​‍​‍‌‍‌‍‌‍‌‍​‍‌‍​‍​​‍​‍​‍​‍​‍​‍​‍‌‍​‍‌‍​‍‌‍‌‍‌‍​。为了确保这笔钱“专款专用”,政府采用了发卡的方式。这张卡只有在城市的博物馆、动物园、剧院,或者指定的音乐学校和体育俱乐部,才能够进行刷卡消费。

这么好的提案,应该皆大欢喜吧?

谁也没有想到,最先提出抗议的是来自低收入家庭的父亲。他们认为,这种方式听起来动人,其实是一种变相的歧视,有损他们的尊严。设身处地为这些父亲想一下,在博物馆、动物园和剧院买票的地方,作为一家之主的父亲掏出这张卡消费,就等于告诉周围所有人:他们是穷人,他们的孩子在享受社会福利。如果孩子还小,可能不会在意这些细节。但年长一点的孩子,会对把自己看成穷人的孩子很敏感。

作为一个社会人,他可以为五斗米折腰,可以失业,也可以领取救济金。但在他的孩子面前,他应该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人,应该是孩子崇拜的对象。

德国基本法的第一条是:人的尊严不可侵犯。作为一家之主的父亲的尊严,就更加神圣不可侵犯。政府部门赶紧再一次讨论,最终通过一个新提案:每一个孩子,不管父母收入高低,都能得到一张这样的文化消费卡。也就是说,用这张卡消费的父亲,有可能是一个百万富翁,也有可能是一个正在领取失业救济金的穷人。

这样一来,穷父亲的尊严保住了,富父亲也意外地享受到社会福利,穷人富人皆大欢喜。不欢喜的是财政部,这又多了一笔计划外的支出。

(区俊志荐自《现代阅读》)

一朵云等于几头大象的重量?

大卫·加耶

小时候,我觉得所有的云都是熊的形状​‍‌‍​‍‌‍‌‍​‍​‍‌‍​‍‌‍​‍​‍‌‍​‍‌​‍​‍​‍‌‍​‍​‍​‍‌‍‌‍‌‍‌‍​‍‌‍​‍​​‍​‍​‍​‍​‍​‍​‍‌‍​‍‌‍​‍‌‍‌‍‌‍​。别问我为什么会这样,或许是我小时候深受动画《塔亚克森林里的大熊》的影响​‍‌‍​‍‌‍‌‍​‍​‍‌‍​‍‌‍​‍​‍‌‍​‍‌​‍​‍​‍‌‍​‍​‍​‍‌‍‌‍‌‍‌‍​‍‌‍​‍​​‍​‍​‍​‍​‍​‍​‍‌‍​‍‌‍​‍‌‍‌‍‌‍​。

相信每一个人在小时候都会躺在草坪上凝视天空,看着云卷云舒、变幻莫测​‍‌‍​‍‌‍‌‍​‍​‍‌‍​‍‌‍​‍​‍‌‍​‍‌​‍​‍​‍‌‍​‍​‍​‍‌‍‌‍‌‍‌‍​‍‌‍​‍​​‍​‍​‍​‍​‍​‍​‍‌‍​‍‌‍​‍‌‍‌‍‌‍​。但大家眼中的云好像都不太一样:可能这个人看到的是一朵龙头状的云,而另一个人却觉得这朵云像一只树袋熊。而且,随着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云也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先是形状改变,然后会移动,最后甚至会消失。这些云好像是在通过这些变化同我们对话,讲述着世间万物的转瞬即逝。

现在,我已经不会再躺在地上猜这些云到底是什么形状了。但在坐飞机时,我时不时地还是会被高空中的云朵震惊:这些云朵在日落和日出时竟然有如此大的区别,波音747在这些云朵的旁边竟然显得如此娇小。如果你也喜欢观赏云朵,那你不是一个人。伊比利亚半岛上有一个叫作“伊比利亚云朵观察协会”的组织,这个组织常常举办一些国内和国际交流会议。其中,有一个最为知名的会员——盖文·普雷特-皮尼正是《云彩收集者手册》一书的作者,同时也是云朵鉴赏大会的创始人。他在著作中提到观察云并非如大众认为的那般无聊或无用,并且指出天空中各种云的不同类别:卷云、层云和恐怖的积雨云(也叫雷暴云。积雨云浓而厚,云体庞大如高耸的山岳。积雨云出现时常有雷暴、阵雨,甚至会伴有龙卷风)。

但是,云到底是什么呢?实质上,云是地表大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或凝华成的小冰晶(这取决于具体的温度)所混合组成的飘浮在空中的可见聚合物,一般来源于海洋表面的水在太阳光照射下形成的水蒸气。这些飘浮在空中的水滴或冰晶的体积很小,一般直径在0.2到0.3毫米之间。当温度降低时,这些小水滴会凝结变大,直径可达1毫米。在这时,这些水滴会变成雨水,落在我们的头顶或雨伞上。这也是地球水循环的一个环节:地表的水分蒸发后形成云,云又会化为雨水降落回地表,重回地表的水分又可以进入下一个蒸发成云的循环。在这个自然循环的过程中,人类也扮演了一定的角色:我们去河里取水,然后又把用过的水倒回去。

除了参与地表水循环之外,云还起到了很多别的作用,如均匀分散太阳光能、调节地球表面的气温等等。地表上最清澈平整的表面能够反射的光照量被称为“反照率”,如冰面、雪地以及云朵(有22%的反照率)。阳光在这些物体的表面会被反射回去,无法向地面传递能量。大约有三分之一的阳光会被地表反射回大气。但从另一方面来说,云朵也会带来温室效应——它会将地表散发的一部分红外线反射回去,也就是说,云朵既可以让地表降温,又可以反射红外线并提高地表温度。但是两种作用的最终结果还是温度降低,也就是说降温的效应大于升温的效应。

云朵形成于大气气压较低的区域中。热空气不断升高,并且随着抬升的过程降温,直到空气中的水分凝结成云为止。不同的高度、气温及气压条件下会产生不同类型的云。所以说,虽然云朵看上去都是凝结成一团、松松软软的模样,但实际上也是有区别的。

刚刚我提到的一点,也正是我对云最好奇的一点:如果云是由水蒸气构成的,它的本质就是一种气体,那么为什么云看上去是非常固定、成形的模样呢?如果云是气体的话,按理说我们应该很难看到它,因为一般而言,气体是没有固定形态的。当然,如果真的无法看见云朵,那么我们会很遗憾。我们之所以能够看见云,是因为云并非气体,而是由小水滴和小冰晶凝结而成的。当太阳光照射时,这些小水滴和小冰晶会散射阳光,反射出白光,最终呈现出白色絮状的形态。有时,这些云会呈现出深灰色,被称为“乌云”,是坏天气的预兆。这种现象是因为云中的水分密度很大,以至于光线无法轻易穿透,所以呈现出暗色。暴风雨来临之前的乌云直径可达20千米,颜色极深。所以,当我们碰见黑云压城时,就知道天要下雨了,得赶紧回家。

讲了这么多关于云的知识,我觉得我们已经可以回答标题提出的问题了:一朵云等于几头大象的重量呢?表面看上去,像棉花一样的云朵好像很轻巧,应该不会有很大的重量,我们仿佛用双手就能轻而易举地举起一片云。然而,事实完全相反,要知道云是由水滴组成的,而水其实还挺沉的。显而易见的是,云朵的重量取决于它的体积大小,毕竟没有两朵完全一样的云,此外还取决于云朵中的悬浮物有多少。

有趣的是,我们通常认为国际质量体系会用千克来衡量云的重量,但其实国际上常用一个特定的计量单位来表示云的重量:大象。据位于美国科罗拉多州的国家大气研究中心计算,平均而言,一朵云重约100头大象(一头大象平均重量为6吨),而伴随着暴雨的大型积雨云可以重达20万头大象。这样算下来,幸亏雨是一点一点地落下来,而不是瞬间倾盆,否则,对我们的城市和乡村而言,这些云可称得上是“水炸弹”了,一切物品都会被砸个稀巴烂。不过,因为云是由无数个质量很小的水滴组成的,所以我们大概可以计算出形成一朵云所需要的水滴数:假设20滴水的体积为1立方毫米,那么一片积雨云大概含有24亿滴水。现在,你可以再想象一下,24亿个小水滴凝聚在一起,悬浮在空中,重量为20万头大象,形成了一朵云,而这朵云可能是一个龙的形状,也可能长得像一头小熊。

(邹文欣荐自《视野》)

我们和生活在城市里的动物如何共处?

王放

疫情阴云之下,人们对野生动物的情感变得更加复杂,也增加了紧张和恐惧​‍‌‍​‍‌‍‌‍​‍​‍‌‍​‍‌‍​‍​‍‌‍​‍‌​‍​‍​‍‌‍​‍​‍​‍‌‍‌‍‌‍‌‍​‍‌‍​‍​​‍​‍​‍​‍​‍​‍​‍‌‍​‍‌‍​‍‌‍‌‍‌‍​。但即便取缔野生动物非法交易,人和野生动物的共存也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

城市里的动物邻居

我是一个研究动物的人,今天聊一聊动物的故事​‍‌‍​‍‌‍‌‍​‍​‍‌‍​‍‌‍​‍​‍‌‍​‍‌​‍​‍​‍‌‍​‍​‍​‍‌‍‌‍‌‍‌‍​‍‌‍​‍​​‍​‍​‍​‍​‍​‍​‍‌‍​‍‌‍​‍‌‍‌‍‌‍​。

大熊猫、雪豹等动物,生活在远离城市的森林和荒野,但我们都很熟悉。我们却经常忽略一些生活在城里的和我们做邻居的动物,其实,城市里有很多我们叫不出名字的动物和我们生活在一起。

比如上海的标志性动物貉,一丘之貉的貉,它就生活在我们身边。再比如在深圳,豹猫生活在闹市区的华侨城,旁边就是世界之窗。实际上,今天的北京、成都、西安、南京、上海……几乎每一个城市都有大量有关人和动物的故事。

为什么我们对那些荒野之中的动物那么了解,而对身边的这些动物却一无所知?我们到底错过了什么?

我小时候的家在北京的中关村,我在这里曾经发现过几十个鸳鸯家庭。鸳鸯在中国的分布,跟一些国家级和世界级的风景名胜区基本上是重合的,从西湖到婺源,从北京的圆明园到江南的园林,都可以看到它们。

我顺带分享一些辨识水鸟的粗暴秘诀,脑袋是绿色的,就叫它绿头鸭;脑袋是红色的,就称红头潜鸭。如果它有点像鸡,是黑的,不妨叫它黑水鸡。如果你看到一只鸟,感觉好像是打乱了的调色盘一样,那就放心大胆地喊鸳鸯,通常都是正确的。

每年的三月底四月初,鸳鸯会结束在南方的越冬,回到北京。它们会在这个时候求偶。鸳鸯是在树洞里面生活的,它们会飞到岸边高大的柳树上去考察洞穴,公鸳鸯总是非常绅士地站在一边,等着雌鸳鸯一棵一棵树地去考察。到了五月份,它们“结婚”了,结束了群体生活;六七月份,母鸳鸯会带着小鸳鸯第一次游泳,第一次认识这个世界。

结婚之前,公鸳鸯都显得非常强壮,油光锃亮,雄赳赳气昂昂的,而结婚之后它们就憔悴了。我在北大的行为生态学课上,也讲过同样的故事。一个男生悠悠地说,老师,我觉得这反映了婚姻对于一个成年雄性的打击。作为一个已婚的成年雄性,我不敢表示赞许。我想这是自然演化里边最神奇的故事之一。

结束北大的学习生活之后,我到了上海工作。晚上在校园里,只要你保持安静,经常可以听到刺猬在地上拱来拱去发出的“呼啦呼啦”声,它们没有任何顾忌,也从来不想隐蔽行踪,它们的刺让它们觉得可以很安全地生活在城市里。

刺猬扎人吗?这取决于我们怎么对待它。平时它们的刺都平平地贴在身上,比如在觅食的时候,或者是在母刺猬喂奶的时候。只有当它们受到了威胁或者伤害的时候,刺才会全部立起来。

不少人相信,刺猬是一个很可爱的小偷,会去果园里偷完水果,再扎在刺上带走。当我去跟踪刺猬观察它的时候,发现它的粪便里是大大小小的金龟子和甲虫的甲壳,里边可能还有蜗牛壳,或者蜻蜓和蝴蝶的残肢,刺猬实际上是敏捷的城市捕食者。

我花了很多时间来观察刺猬,就想搞清楚,在什么地方刺猬还能够大量地存在,在什么地方刺猬已经消失。我发现在它们所生活的小园子中,最重要又最难得的东西,竟然是一点点清水。

为什么呢?因为每年三月份,刺猬会结束冬眠,冬眠的时候它们的肝脏会积累大量的毒素,所以等它们醒来时,最要紧的是大量饮水,促进身体的生理生化反应,把这些毒素降解掉。

这个时候,如果能够找到清澈的水源,它们就能够在城市里面生活下来,而如果在找水时,碰到的是铺满厚厚水泥的堤岸,是硬化的湖泊,那它们可能一口水喝不上,就毒发身亡,永远地离开了城市。

所有动物都有一个基本生存空间,我的工作就是把所有生活在城市里的动物的需求结合起来,在城市里,给它们安排一个适合生存的基本空间。清澈的流水,零星点缀的绿地,自由的灌木丛,旺盛的植被是基本元素,这也是我们在城市里生活得更美好所需要的元素。

如何与动物共处

我开始尝试把这样的空间在城市里变成现实。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发现忽略了一个关键环节:这样的保护,可能并不是居民所希望的。很多时候和野生动物的共存,也会给人们带来困扰甚至冲突。

2012年,我到美国进行博士后工作的时候,第一次体会到生物多样性给人们带来的困扰。刚到美国的第一个星期,晚上11点半,突然家门口传来非常有规律的“嗵嗵嗵嗵”的声音,冲过去发现,一个完全不曾设想到的场景正在我的眼皮底下发生。

浣熊用它灵巧的小手扒开门之后想把脑袋伸进来,但是伸进来的时候它需要把手缩回去,一缩手,门就撞上了。我以为冲过来四个人围着它,它会退缩,直到它抬起头的时候,我才明白它为什么一点儿不害怕。浣熊知道自己清澈目光的杀伤力,它也知道当它抬起头用这样的目光盯着我,同时用它的小手轻轻地扒拉我的裤腿时,我会做什么。最终它成功地把大肥屁股挤了进来。

我告诉自己,我是一个专业的野生动物研究人员,应该尽可能减少跟动物的直接接触。这个想法非常强烈,但是我的身体非常诚实,我冲到厨房拿来了猫粮和水递给它。

第二天我坐在办公室里很不是滋味,我觉得我代表的是中国的野生动物研究人员,竟然在这个院子里面喂了浣熊。我对面的研究人员叫Tavis,我问他说,Tavis,咱们院有浣熊你知道吗?你喂过它吗?

Tavis很认真地抬起头盯着我,隔了很久说,我有一个三岁的女儿,你希望我女儿怎么看我?

所以我跟Tavis一个一个办公室去认真地核实这件事,冲进去第一句话就问:你不会喂了这只浣熊吧?而我们得到的是一连串肯定的回答。那一天我们决定,号召所有人一定要停止喂浣熊的行为,可以用笤帚甚至能想到的任何方法把它赶走。

但令我们没有想到的是,这只刚刚出生不到半年的浣熊,它第一次进到人类世界就尝到了甜头,它没有办法拒绝那些高盐高糖高油脂高热量的食物,所以当遭到集体拒绝之后,它练就了飞檐走壁的本领,顺着高压线进入到办公室的阁楼中,打翻垃圾桶,打开冰箱​‍‌‍​‍‌‍‌‍​‍​‍‌‍​‍‌‍​‍​‍‌‍​‍‌​‍​‍​‍‌‍​‍​‍​‍‌‍‌‍‌‍‌‍​‍‌‍​‍​​‍​‍​‍​‍​‍​‍​‍‌‍​‍‌‍​‍‌‍‌‍‌‍​。

两星期后,它诱发了我们实验室的大停电,现场惨不忍睹。这只浣熊在沿着输电线爬进实验室的过程中触电身亡。

我们的行动晚了。当野生动物知道了人类的城市多么迷人之后,就有可能踏上不归路。而如果我们第一天就能够勇敢地拿起笤帚,能够抵抗它的目光,它的命运就会改写。

还有很多这样的故事。入侵的灰松鼠每年都会造成价值数百万英镑的森林的损失,并且正在摧毁欧洲本土的生态系统。在柏林,三千多只野猪到处冲撞,甚至造成人员的伤亡,并且还把猪粪喷洒在了从柏林一直到巴塞罗那广阔的欧洲土地上,当地人对此苦不堪言。

城市是生物多样性的乐土。随着生态的恢复,生物多样性会开始侵占人的生活,开始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不便,那个时候我们又应该怎么办呢?

城市的核心使命是满足人们的生存需求,只有理解每一个人的需求,才可以更好地规划城市。同时我们又不应该因为人的需求,就把动物全部杀光或者赶走。全部杀光的结果就是留下一个到处都是陷阱和毒药的城市,破坏城市之中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

如果有一天,鸟类和人有冲突,青蛙和松鼠给人类带来困扰,人类又该怎么做?

我们正在把所有人的意见汇总起来,和我们发现和掌握的生活在城市里的野生动物数据一起,建立一个开放的数据平台。这个数据平台可以显示出什么地方缺一个池塘或者一片灌木丛,也可以显示出什么地方出现更多人和野生动物的冲突,需要我们重新规划社区景观来进行调整。所有结果会开放给城市的园林、绿化、野地恢复部门。

我觉得二十年后的城市不仅需要生物多样性,更需要把每个人多样性的意愿融入到城市的生态建设里。在我心里一直有一个对这个世界的判断,无论是生物多样性,还是其他多样性,多样性不应该是我们的追求目标,恰恰是这个世界的本质。

(戴天养荐自《看天下》)

香菜“真香”

张君燕

对于当代年轻人来说,世界上最让人讨厌的三件事情恐怕是:Wi-Fi信号差、应用正在加载、手机电量过低的提示​‍‌‍​‍‌‍‌‍​‍​‍‌‍​‍‌‍​‍​‍‌‍​‍‌​‍​‍​‍‌‍​‍​‍​‍‌‍‌‍‌‍‌‍​‍‌‍​‍​​‍​‍​‍​‍​‍​‍​‍‌‍​‍‌‍​‍‌‍‌‍‌‍​。如果再加上一件事,你认为是什么呢?这是外国人在网络上发起的一个征集,答案五花八门,而其中一个答案获得了最高的点赞量——喜欢的食物被人不小心加了香菜​‍‌‍​‍‌‍‌‍​‍​‍‌‍​‍‌‍​‍​‍‌‍​‍‌​‍​‍​‍‌‍​‍​‍​‍‌‍‌‍‌‍‌‍​‍‌‍​‍​​‍​‍​‍​‍​‍​‍​‍‌‍​‍‌‍​‍‌‍‌‍‌‍​。

对于这个说法,网友们表现出的反应截然不同​‍‌‍​‍‌‍‌‍​‍​‍‌‍​‍‌‍​‍​‍‌‍​‍‌​‍​‍​‍‌‍​‍​‍​‍‌‍‌‍‌‍‌‍​‍‌‍​‍​​‍​‍​‍​‍​‍​‍​‍‌‍​‍‌‍​‍‌‍‌‍‌‍​。一部分网友表示简直不能再认同这个观点了,恨不得视其为知己。20岁的皮特是一名大学生,他极其讨厌吃香菜,如果喜欢的食物被人不小心加了香菜,那简直比手机没电更加让他难以忍受。皮特甚至不能接受自己的朋友喜欢吃香菜,他表示:“我可以没有朋友,但我绝对不能接受大家聚餐的桌上可能出现香菜!”

18岁的琳达表示很理解皮特的感受。她说,很久之前她有一个好朋友,两人关系非常亲密。直到有一次在吃色拉的时候,好朋友跟老板说多加香菜,琳达瞬间就崩溃了——那一刻,她感受到比失恋还要痛苦十倍的暴击。

这绝对不是个别现象,在脸书上,讨厌吃香菜的人们创建了自己的大本营——“I hate Coriander(我讨厌香菜)”的世界反香菜联盟。迄今为止,这个“联盟”已经坐拥27万粉丝。这里的人们都很讨厌香菜,甚至在4年前,他们把2月24日定为“世界讨厌香菜日”。每年的这一天,外国互联网平台上就会格外热闹。有人会穿起印有“I hate Coriander”的T恤,聚集起来公开向香菜“示威”,或者在网络上疯狂排斥香菜,说出自己对香菜难以忍受的厌恶感觉。他们管香菜叫做“恶魔香料”,并表示完全无法接受。而他们想做的只有一件事,那便是向香菜宣战,让它彻底从世界上消失。

而另一部分网友则震惊不已地表示:“天啊,我怎么也不会想到,这个世界上居然有这么多人讨厌香菜!”对他们来说,也许这个世界上最令人痛苦的事就是没有香菜了。

拉面里加入一抹有着生命力的绿,不是会更香吗?口味虾上撒一撮香菜,不是更鲜吗?烧烤上用来给佐料去腥的香菜,不是更耐吃吗?如果喝汤、吃面、凉拌菜时不加点香菜,那这顿饭简直就失去了灵魂。喜欢香菜的人们甚至“研发”出了越来越多的香菜周边:香菜味冰激凌、香菜味啤酒,还有香菜味香水。在日本,还有商家推出了香菜火锅,让喜欢香菜的人大呼过瘾,而讨厌香菜的人则觉得简直反人类。

那么,香菜到底应该被喜欢,还是被讨厌呢?其实,喜不喜欢香菜这件事,不是人们自己能够做主的,而是由基因决定的。据研究表明,讨厌香菜的人体内的11号染色体上有一段神奇的基因,叫做OR6A2。正是身体中的嗅觉受体基因出现了变异,导致他们闻到香菜时,只会感受到一股刺鼻的肥皂味。数据显示,全世界各地都有相当数量的人不喜欢香菜。在中国,人群里几乎每五个人中就有一个人不喜欢香菜。所以,如果你身边有不喜欢吃香菜的人存在,不是他们挑食或者矫情,而是真的不能接受。

有句话叫:“我之蜜糖,彼之砒霜。”如果遇见不爱吃香菜的朋友,就由他去吧。与其花时间劝不喜欢香菜的人尝试,不如自己赶紧在热乎乎的羊肉面里加一撮香菜。而不爱吃香菜的朋友,看到朋友大快朵颐,也不必急着表现出反感,也许等将来嗅觉退化时,自己也会捧着香菜大呼“真香”呢。

(聂子婴荐自《知识窗》)

龙虾理论上是能永生的,只是它们偏不

[英]吉姆·查普

你有没有曾经盯着一只龙虾好奇地琢磨,到底是什么让一种生物长得这么像外星来客?你是否曾经好奇,如果这种生物最终统治了地球,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想听点儿诡异的知识吗?理论上来说,从生物学的角度分析,龙虾是可以永生的​‍‌‍​‍‌‍‌‍​‍​‍‌‍​‍‌‍​‍​‍‌‍​‍‌​‍​‍​‍‌‍​‍​‍​‍‌‍‌‍‌‍‌‍​‍‌‍​‍​​‍​‍​‍​‍​‍​‍​‍‌‍​‍‌‍​‍‌‍‌‍‌‍​。如果它们不被捕食,不被饿死,不被疾病折磨,也没有被卷入什么可怕的灾难之中,它们就可以永生不死;但它们偏不​‍‌‍​‍‌‍‌‍​‍​‍‌‍​‍‌‍​‍​‍‌‍​‍‌​‍​‍​‍‌‍​‍​‍​‍‌‍‌‍‌‍‌‍​‍‌‍​‍​​‍​‍​‍​‍​‍​‍​‍‌‍​‍‌‍​‍‌‍‌‍‌‍​。

大多数的生物会在生命的第一阶段内不断成长直到成熟期为止,紧接着停止体型的增长,并且开始步入一段枯燥乏味而漫长的等待死亡的旅程​‍‌‍​‍‌‍‌‍​‍​‍‌‍​‍‌‍​‍​‍‌‍​‍‌​‍​‍​‍‌‍​‍​‍​‍‌‍‌‍‌‍‌‍​‍‌‍​‍​​‍​‍​‍​‍​‍​‍​‍‌‍​‍‌‍​‍‌‍‌‍‌‍​。但这种情况并不适用于我们这位生活在水底的甲壳纲动物朋友。

龙虾会一直成长,并且这种成长会伴随其一生。我们的细胞(以及细胞内的DNA)为了能够生长,需要不断复制自己,但人类身体中大部分的细胞只能复制40~70次,之后这些细胞就达到了自己的物理极限并开始衰老。

我们可以用鞋带来类比,如果鞋带前端那一小截塑料片磨没了,鞋带就会散开,再想穿进鞋子的鞋带孔里就难于登天了。我们的DNA也有一个类似塑料片的东西,叫作端粒,它的作用就是防止DNA解旋(结构解体)而在复制的时候造成信息紊乱。每当细胞自我复制的时候,这些端粒都会被磨损一点点儿,直到这些端粒被磨损到彻底无法支持复制,然后你就要基于这时的身体机能过好往后的日子了。

而龙虾的神奇之处就在于,它们的端粒在细胞复制过程中似乎一点儿也不会被磨损,这也就意味着它们可以一直保持在生长阶段并永葆青春。

既然龙虾不会因为衰老而死亡,那为什么它们没能统治地球呢?为什么它们的数量没有多到当你想要泡个澡时,却发现水龙头里流出的全是龙虾呢?为什么它们没有在数量上压制人类并且统治地球,转而开始把人类煮来吃呢?

一部分原因是在它们所处的生态环境之中,有各种各样体型更大、牙齿更锋利的猎食者存在,或者有某种会使用渔网的生物想要捕食它们;要么就是缺乏足够维持它们永生的食物资源,并且这个世界本身就充斥着各种细菌和病毒。

答案的另一部分则源于它们一生都处于生长期这一现象。

“一直在生长又有什么问题呢?”你可能会有这样的疑惑。当然了,如果一只龙虾真的能长到一辆公交车那么大,那估计这个世界上没有哪种生物有足够的勇气想要吃掉它。

不过,问题在于包裹它们身体的那层外骨骼。当它们柔软的身体组织长大的时候,外骨骼内的空间就不够用了,这个时候它们如果不想活活地把自己憋死在原有的外骨骼内,就只能蜕去旧的并且重新长一副外骨骼出来。

这个过程非常冒险,因为随着它们体积的增大,蜕掉外骨骼的难度也会增加。

如果它们不能成功地蜕壳,就会把自己活活累死,或者会给自己留下永久性的疤痕,导致以后蜕壳的时候更加困难,也有可能就此受到细菌感染。

假设它们没有天敌,生活在一个无菌的世界,它们的栖息地拥有可以随便吃到饱的“自助餐”,它们还研发出了某种蜕壳辅助机器。这样的话,理论上来说它们是可以永生的,并且能够长到非常巨大的尺寸。

真要是那样,我们所有人都得去学龙虾语了,因为它们将会是统治这个星球的生物。

(万海涛荐自《恋爱婚姻家庭·青春》)

不必给孩子一个完美的世界

毛利

怎样养一个孩子才是最好的选择?

不如看看大热电影《少年时代》里少年的成长过程,电复印件身花了12年时间制作完成,记录一个男孩从6岁到12岁的成长时光​‍‌‍​‍‌‍‌‍​‍​‍‌‍​‍‌‍​‍​‍‌‍​‍‌​‍​‍​‍‌‍​‍​‍​‍‌‍‌‍‌‍‌‍​‍‌‍​‍​​‍​‍​‍​‍​‍​‍​‍‌‍​‍‌‍​‍‌‍‌‍‌‍​。一个美国男孩的成长方式,大概是很多中国父母梦寐以求的,他们大多看起来简单快乐,没有多到做不完的作业,也没有沉重的课外学习,更没有糟糕透顶的自然环境​‍‌‍​‍‌‍‌‍​‍​‍‌‍​‍‌‍​‍​‍‌‍​‍‌​‍​‍​‍‌‍​‍​‍​‍‌‍‌‍‌‍‌‍​‍‌‍​‍​​‍​‍​‍​‍​‍​‍​‍‌‍​‍‌‍​‍‌‍‌‍‌‍​。

某些片段里,男孩梅森的确过着这样明快爽朗的快乐童年​‍‌‍​‍‌‍‌‍​‍​‍‌‍​‍‌‍​‍​‍‌‍​‍‌​‍​‍​‍‌‍​‍​‍​‍‌‍‌‍‌‍‌‍​‍‌‍​‍​​‍​‍​‍​‍​‍​‍​‍‌‍​‍‌‍​‍‌‍‌‍‌‍​。但大部分时间,他敏感,细致,忧郁。父母早年离异,母亲独自带着他和姐姐生活,贫困,漂泊,为了房租就得仓促地离开小伙伴,奔赴另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他母亲为了更好地工作,要继续学习,他不得不跟姐姐一起待在外祖母家。

生父看起来相当不靠谱,是个女人都不会选择30岁都没个正经工作的男人。

随后几年,他经历了两任酗酒的继父,这些男人无一例外在带给他一些快乐的日子后,就将一切像玻璃杯一样摔个粉碎。他母亲完成学业,开始变成大学老师,三度分手,两度离婚,终于把他们抚养成人,即便是不靠谱的生父,都有了全新的家庭和孩子。

你要说梅森是否幸福,这很难得出简单的答案,日子始终起起伏伏。就算他妈妈是个值得所有人尊敬的独立女性,很多时候,他依然不喜欢她,不如她希望的那么爱她,在他看来,她不过是脆弱时就会哭成一团的普通女人罢了。

你不能要求孩子太多,以为给他最棒的,他就会回报给你一个最好的人生。

如果说美国父母和中国父母有什么不同,那就是前者永远没忘记,孩子并非人生的主体,只有他们自己的人生才是最值得过好的。

梅森父母离婚,在中国人看来就不可思议,大把中年夫妻为了孩子的幸福,直到高三毕业才跑去一举结束早就不堪的婚姻。为了孩子,牺牲个人幸福,被看作是习以为常的事。

哦,不,不必给孩子准备一个完美的世界,你可以努力,但绝对没必要违背本心,牺牲所有属于自己的快乐。

母亲为了幸福两度结婚,因为不幸两度离婚,为了工作继续学习,为了有钱度假把18岁后的孩子扫地出门。

父亲呢,更离谱了,吊儿郎当满嘴没句实话,答应把车留给梅森,结果转身就把跑车卖了换了面包车,说我绝对不可能说过这种话,再说我自己买的车随便我怎么处置,你想要车就该自己赚钱去挣一辆。

一部韩国电影中,已经中年的儿子恳求自己上了年纪的妈妈,答应我,别再做孩子的奴隶,过自己的生活吧。

可惜老太太没有听,说只有这样的我,才能成为你的母亲。

我对这种伟大的东方式牺牲实在厌烦透了,别为孩子过分牺牲自己,一个不完美的世界又怎么样?没有700万的学区房,没有500万的留学基金,没有24小时陪护的关心,孩子照样有自己的快乐之道。

硬气的父母说,要为孩子操劳到自己闭上眼,才算数。可怜,又可恨,这种父母,常常就成了别人眼中最讨厌的生物,粗暴干涉成年孩子的隐私,还扬扬得意地说我是为了你好。

什么时候,这类型的父母,才能从世界消失,那么这个不完美的世界,才会离完美更近一步。

(欧阳冠华荐自《意林·原创版》)

鲁迅,反差萌奶爸

茜嘻嘻

鲁迅这个“横眉冷对千夫指”的硬核文学家,白天还在报纸头条上呐喊“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晚上转头就写出这种直白的打油诗——

小红,小象,小红象

小象,小红,小象红​‍‌‍​‍‌‍‌‍​‍​‍‌‍​‍‌‍​‍​‍‌‍​‍‌​‍​‍​‍‌‍​‍​‍​‍‌‍‌‍‌‍‌‍​‍‌‍​‍​​‍​‍​‍​‍​‍​‍​‍‌‍​‍‌‍​‍‌‍‌‍‌‍​。

小象,小红,小红象​‍‌‍​‍‌‍‌‍​‍​‍‌‍​‍‌‍​‍​‍‌‍​‍‌​‍​‍​‍‌‍​‍​‍​‍‌‍‌‍‌‍‌‍​‍‌‍​‍​​‍​‍​‍​‍​‍​‍​‍‌‍​‍‌‍​‍‌‍‌‍‌‍​。

小红,小象,小红红​‍‌‍​‍‌‍‌‍​‍​‍‌‍​‍‌‍​‍​‍‌‍​‍‌​‍​‍​‍‌‍​‍​‍​‍‌‍‌‍‌‍‌‍​‍‌‍​‍​​‍​‍​‍​‍​‍​‍​‍‌‍​‍‌‍​‍‌‍‌‍‌‍​。

没错,这真的出自大文豪鲁迅先生之手。这首打油诗,其实是鲁迅哄儿子周海婴睡觉时唱的童谣。

以前没有朋友圈,鲁迅就在信里见缝插针地晒娃。他写信给母亲,说不到三两句就开始讲儿子。儿子壮了,晒一下;儿子晒黑了,晒一下:“海婴很好,脸已晒黑,身体也较去年强健……已认得一百多字,虽更加懂事,但也刁钻古怪起来了。”

有了娃之后的严肃文学家,也变成了活体童话故事百科全书。什么“狗熊如何生活”啦,什么“萝卜如何长大”啦,鲁迅先生都是张口就来。郁达夫去他家,看见海婴在鲁迅的书房乱翻,鲁迅则大笑:“海婴这小捣乱,他问我几时死,他的意思是我死了之后,这些书本都应该归他的。”然后一边把搅得零乱的书本堆叠好,再与郁达夫谈天。典型的一边嫌弃,一边疼爱。

平时动不动就抨击“吃人的社会”的鲁迅,看起来凶凶的。但回到家,面对儿子“颇为反动的宣言”,他却毫不恼怒。海婴说:“这种爸爸,什么爸爸!”鲁迅也就笑笑,再跟朋友说,唉,真难办,现在的孩子更捣乱了。海婴问:“爸爸可以吃吗?”鲁迅也温柔地回答:“吃也可以吃,不过还是不吃罢。”

周海婴出生的10年前,鲁迅就写了《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一文。他对于亲子关系的看法,就算放到今天也是超前的。比如,“父母于子无恩,却有天然应负的责任”;比如,“父母对于子女,应该健全地产生,尽力地教育,完全地解放”。

海婴出生后,鲁迅就身体力行地“解放”自己和儿子。

怎么解放呢?比如“孩子说的话,一定有他的道理”。

鲁迅一家三口下馆子吃饭,菜里有一道鱼丸子,海婴吃了说不新鲜。母亲许广平不信,别人也不信。只有鲁迅把海婴碗里的丸子拿来尝,果然是不新鲜的。鲁迅说:“他说不新鲜,一定也有他的道理,不加以查看就抹杀是不对的。”

比如,鲁迅“不强求孩子继承自己的强项,却鼓励孩子充分发展自己的天赋”。在写给海婴的遗言中,鲁迅嘱咐他不要做个“空头文学家”。鲁迅从小就能“过目不忘”,但比起读书,海婴更喜欢拆装各种玩具和机器。于是鲁迅就给他买各种玩具,就连留声机、缝纫机都任他拆卸。不仅不责骂,还鼓励他。后来,海婴成了无线电专家。

鲁迅在病重时,仍尽力地陪伴在儿子身边,不遗余力地向儿子输出爱。

周海婴7岁时,鲁迅就病逝了。他只当了7年的父亲,但他是个好父亲。以“爱”之名,以“陪伴”为纽带,成为儿子最好的朋友。

(卢强生荐自《润·文摘》)

小鬼居家

二公子

居家的日子里,我从来不担心八岁的女儿和四岁的儿子在一起吵吵闹闹,孩子的聒噪就像是生活的和弦,四四拍、六八拍,高高低低,配着没有诗意没有远方的柴米油盐酱醋茶​‍‌‍​‍‌‍‌‍​‍​‍‌‍​‍‌‍​‍​‍‌‍​‍‌​‍​‍​‍‌‍​‍​‍​‍‌‍‌‍‌‍‌‍​‍‌‍​‍​​‍​‍​‍​‍​‍​‍​‍‌‍​‍‌‍​‍‌‍‌‍‌‍​。反而是两个人安静下来,躲在房间里闷声不响的时候,我会莫名紧张​‍‌‍​‍‌‍‌‍​‍​‍‌‍​‍‌‍​‍​‍‌‍​‍‌​‍​‍​‍‌‍​‍​‍​‍‌‍‌‍‌‍‌‍​‍‌‍​‍​​‍​‍​‍​‍​‍​‍​‍‌‍​‍‌‍​‍‌‍‌‍‌‍​。床帘刚被这对姐弟用墨水染了,智能马桶已经被他们玩得快不智能了​‍‌‍​‍‌‍‌‍​‍​‍‌‍​‍‌‍​‍​‍‌‍​‍‌​‍​‍​‍‌‍​‍​‍​‍‌‍‌‍‌‍‌‍​‍‌‍​‍​​‍​‍​‍​‍​‍​‍​‍‌‍​‍‌‍​‍‌‍‌‍‌‍​。上周撞坏的自行车还没去修,他们稍后就合力解锁了我的手机,并成功把它恢复到了出厂设置。这次难道他们又往床底下藏吃的了?上次给我发现的时候,几块饼干和半盒酸奶都发霉了,房间里那种奇怪的味道很久挥散不去。

每当我推门贸然打断两个人的角色扮演,审视犯罪现场,寻找他们谋害墙面或者家具的蛛丝马迹时,他们会停下手里的一切,交换有点不安的眼神,但脸上却还带着一分钟前没被发现的得意。那一刻,我会从他们脸上看到自己儿时犯错的表情,会想起我那些年去公园逃票翻墙,结果刮坏了新衣服。想起和小伙伴偷看电视,妈妈爸爸回来前,拼命用扇子给发热的显示器降温。想起那个爱美的女同学,拿着汽水瓶子和剪刀去剪伸出人家栅栏外的蔷薇花。

我们都曾是《汤姆·索亚历险记》里总是滚在尘土里的汤姆,揪别人头发,在教堂胡闹,做出各式各样令大人惊恐的动作。长大后乐于结伴冒险,就像《社戏》里那些会游水的少年,一起拔篙撑船,飞一般奔向赵庄,饿了便到田里偷豆子烧来吃,并不担心六一公公会责骂。

有时我会可怜我的孩子们没有河道、宿舍楼、院子、地窖和房顶做游乐场。他们有智能手表和平板电脑。但是不曾在院子里路面的砖头下埋碎玻璃和糖纸,也不曾钻到地窖里,指挥白菜和土豆扮演的将军和士兵。更不会在大年初一的早上,跑出去捡那些前天晚上没有燃放完全的鞭炮炸雪堆。他们学游泳的地方,不是有小鱼咬脚趾头的水塘,而是冒着消毒水味道的游泳池。

有时我也会不忍打断他们的恶作剧,我会想起马克·吐温在《密西西比河上的生活》里回忆他如何从一个爱冒险的少年,变成了领航员赛缪尔·克莱门斯。结果就是那条曾令他着迷,令他如痴如醉,兴奋得说不出话来的大河,随着他成长而失色。不知从哪一天起,他,“开始不那么留意月亮与太阳、黄昏与黎明在大河的脸上所打造出的荣光与魅力。河中的任何一处特征所具有的全部价值,只是取决于它在指引轮船安全行驶方面所能提供的用处。太阳的某个颜色说明天可能会起风;那根漂下来的原木说明河水在上涨;水面上歪斜的痕迹暗指一块危险的礁石”。等与这条大河有关的每一处细微特征,变得像字母表中一个个字母一样熟悉,他便失去了有生之年再也无法得到的一些东西。“没了,浪漫与美丽都从河上消失了。一切壮丽、优美、诗意都远离了这条雄伟的大河!”和小鬼们在一起,我会教他们唱《童年》,却不想他们突然有张成熟长大的脸。

(李仲然荐自《三联生活周刊》)

身上的文化

余秋雨

20年前,在上海一辆拥挤的公共汽车上,一个工作人员开始查票​‍‌‍​‍‌‍‌‍​‍​‍‌‍​‍‌‍​‍​‍‌‍​‍‌​‍​‍​‍‌‍​‍​‍​‍‌‍‌‍‌‍‌‍​‍‌‍​‍​​‍​‍​‍​‍​‍​‍​‍‌‍​‍‌‍​‍‌‍‌‍‌‍​。查票很安静,工作人员只对乘客点一下头,乘客看一眼他的胸牌,便从口袋里取出票来​‍‌‍​‍‌‍‌‍​‍​‍‌‍​‍‌‍​‍​‍‌‍​‍‌​‍​‍​‍‌‍​‍​‍​‍‌‍‌‍‌‍‌‍​‍‌‍​‍​​‍​‍​‍​‍​‍​‍​‍‌‍​‍‌‍​‍‌‍‌‍‌‍​。工作人员立即用红铅笔在票上划一下,便把脸转向另一位乘客​‍‌‍​‍‌‍‌‍​‍​‍‌‍​‍‌‍​‍​‍‌‍​‍‌​‍​‍​‍‌‍​‍​‍​‍‌‍‌‍‌‍‌‍​‍‌‍​‍​​‍​‍​‍​‍​‍​‍​‍‌‍​‍‌‍​‍‌‍‌‍‌‍​。整个过程几乎没有一点声响。

终于,有一个中年乘客拿不出票来。工作人员说:“逃票要罚款。”

“逃票?”中年乘客激动起来。因为一个“逃”字,完全排除了遗忘的可能,听起来很刺耳。他看了一眼周围人的脸,发现大家都有点幸灾乐祸。乘公交车太枯燥,人人都期待着发生一点与自己无关的事,解解闷。

中年乘客这一看就更恼怒了。他拿不出票,却要快速找到不是“逃票”的理由,而且不仅仅要说服工作人员,还要说服周围所有的人。他憋红了脸,慌忙从上衣口袋里取出一张名片塞给工作人员,说:“你看我管着多少人,还需要逃票?”

他在摸名片的时候无意中碰到了放在同一口袋里的一个银行存折。千不该万不该,他居然把这个存折也塞到了工作人员手里,说:“你看看这个,我还用得着逃你的票吗?”

当年的工作人员很有修养,既没有看名片,也没有看存折,而是礼貌地把这两件东西塞回到他手里,说:“这与职位、金钱没有关系,上车买票是一种城市文化。”

“文化?”中年乘客受不了当众被教育,何况又扯上了文化。他不知怎么回应,便说:“你还给我说文化?我儿子已经是硕士了……”

这一下,整个车厢的人都笑了。大家也不清楚这儿怎么冒出来了文化,只是在笑这个乘客说不过人家的时候,拉出儿子来当挡箭牌。

20年过去了,社会变化天翻地覆。有趣的是,那次在公共汽车上出现的最后一个概念——文化,已成为人们区分荣辱的一道防线。

据调查,目前多数城市富裕家庭之间最大的攀比,是孩子的文化程度。

据调查,目前多数退休人员晚年生活质量的差异指标,除了健康,就是文化。即有没有戏剧、音乐、文学、书法方面的兴趣相伴随。

这儿所说的文化,就是每个人身上的文化。

过去,每个人身上的文化只有文化界才会关注,现在,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都被关注了。但是,当大家都在向往文化的时候,怎么来处置落到自己身上的文化,也就变成了一个问题。

而且,这个问题变得越来越迫切,越来越重要。

我认为,一个人身上要拥有真正的文化,首先应当不再“扮演”文化。

真正有了文化,就不会再“扮演文化”。这个道理,一听就明白。这就像真正的功夫高手不会一边走路一边表演拳脚。因此,我们或许可以凭着是否扮演,来猜测真假和深浅。

我想起了两件小事。

很多年前,我曾经组织过一次上海人文学科著名教授的聚会,《英汉大词典》主编、复旦大学外文系的陆谷孙教授也应邀前来。很多教授看到他来了就纷纷围上去,其中好几个对他说话时都夹着英语。但他,从头至尾没说一个英语单词。因为在他看来,那次聚会,从内容到人员,都没有讲英语的理由。而他,更没有理由去表演英语。

还有一次,东北某地聘请我和当时还健在的汪曾祺先生担任文化顾问。聘请仪式上的发言者也许考虑到我们两人都写散文,便美辞滔滔。汪曾祺先生显然有点受不住了,便边听边轻声地把那些话“翻译”成平常口语,像一个语文老师在当场改错。他的资历,使他有资格这么做。发言者说:“今天丽日高照,惠风和畅。”汪先生立即说:“请改成今天天气不错。”发言者说:“在场莘莘学子,一代俊彦……”汪先生立即说:“改成在场学生们也挺好……”

这就造成了一种幽默的效果,现场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发言者不仅没有生气,而且还以自嘲的口气感谢汪先生说:“您老人家已经在做文化顾问了。”

一听就知道,汪曾祺先生和那位发言者,谁更有文化。那位可爱的发言者唯一的毛病,是在“扮演散文”。

因此,我一再告诫学生,拥有文化的第一证明,是不再扮演文化。

按照这个标准,我们可以省察四周了。

一个真正拥有文化的人,不会扮演“当代名士”​‍‌‍​‍‌‍‌‍​‍​‍‌‍​‍‌‍​‍​‍‌‍​‍‌​‍​‍​‍‌‍​‍​‍​‍‌‍‌‍‌‍‌‍​‍‌‍​‍​​‍​‍​‍​‍​‍​‍​‍‌‍​‍‌‍​‍‌‍‌‍‌‍​。他不会写着半通不通的民国文言,踱着不疾不徐的遗老方步,数着百年文坛的散落残屑,翻着笔迹草率的谁家信笺,又矜持地抖一下宽袖。

他也不会扮演“历史脊梁”。不会用嫉妒来冒充正义,用诽谤来展示勇敢,用疯话来显露风骨,顺便再从电视剧中学一点忧郁的眼神、慈祥的笑容。

他也不会扮演“文坛要人”。总是迟到,总是早退,总在抱怨:“部长又打来电话,近期有五个论坛……”边叹气边摇头,像是实在受尽了折磨。

我曾从一个文艺刊物上抄录过这样一段论文:“……巴尔特消解了索绪尔的符号理论,认为作品是单数,文本是复数,但那文本也是一种元语言。福柯则认为不必复现创造主体的荣耀,宁肯归于薄暮时分的荒凉……”

很多朋友认为,这种论文太艰深,没有考虑到广大读者。我则要以内行的身份判定,作者完全不懂自己所写的任何一个概念,只是在“扮演艰深”,恰恰是想吸引广大读者。

种种扮演,本该很累却居然不累,原因是同道很多,互相观摩。由于势头不小,触目皆是,这倒也树立了一个“反向路标”:避开它们,才有可能找到真文化。

当然,文化中也有正常的扮演,那就是在舞台上。擅长于舞台艺术的人最容易识破生活中的扮演,一看便笑,轻轻拍着对方的肩,说一句:“咳,别演了,剧本太老,又在台下。”

从事文化,从诚实开始。

(莫栋伍荐自《青年博览》)

远去的乡村

彭家河

草木丛生,村庄慢慢退出江湖​‍‌‍​‍‌‍‌‍​‍​‍‌‍​‍‌‍​‍​‍‌‍​‍‌​‍​‍​‍‌‍​‍​‍​‍‌‍‌‍‌‍‌‍​‍‌‍​‍​​‍​‍​‍​‍​‍​‍​‍‌‍​‍‌‍​‍‌‍‌‍‌‍​。沿着青草萋萋的山路,村庄一个接着一个回到了它到来的地方​‍‌‍​‍‌‍‌‍​‍​‍‌‍​‍‌‍​‍​‍‌‍​‍‌​‍​‍​‍‌‍​‍​‍​‍‌‍‌‍‌‍‌‍​‍‌‍​‍​​‍​‍​‍​‍​‍​‍​‍‌‍​‍‌‍​‍‌‍‌‍‌‍​。

村庄世居深山,从来没有谁关心它来自何方​‍‌‍​‍‌‍‌‍​‍​‍‌‍​‍‌‍​‍​‍‌‍​‍‌​‍​‍​‍‌‍​‍​‍​‍‌‍‌‍‌‍‌‍​‍‌‍​‍​​‍​‍​‍​‍​‍​‍​‍‌‍​‍‌‍​‍‌‍‌‍‌‍​。村庄曾生长在茵茵草地之上,村庄离开之后,漫漫的野蒿便收藏起村庄的背影,村庄从此成为传说。

村庄有来自湖广、有来自西域、有来自侏罗纪。一队队迁徙的人马离开大路进入深山,如同一滴水浸入土地,无声无迹。三年五载过后,村庄便成片成片地在崇山峻岭之间慢慢生长,远远望去,村庄是大山抱着的一个个孩子。鸡鸣犬吠、炊烟山火,便成为大山温馨的音画时尚。

村庄散落在有名或无名的山山岭岭,青瓦土墙上不倒的炊烟是村庄高高飘扬的旗。响快的农家大嫂脚踏在婆媳的分水岭上,一边操持着全家的吃喝拉撒,一边肩负着孝敬公婆、生儿育女的世袭重担,无怨无悔。灶屋门框上的锁扣,一头系着全家的幸福温馨,一头系在农家主妇腰下的钥匙链上,没有主妇在家的院落,是农家最清冷的世界。

村头的石碾石磨,是一台台古老的留声机,长年不紧不慢地旋转,播放着嗒嗒的牛蹄声和乡间最柔曼的岁月金曲。碾盘上的谷物和磨槽里的豆类,在与石头的亲密抵触之后,便化作最细顺的营养,滋养着山里的豪爽汉子和勤劳婆姨。

潺潺溪流停歇在村外的堰塘,映照着淳朴的人间烟火和浓郁的乡村情韵。暖暖的午后,梳着长长麻花辫子的水灵村姑,顺着青石小路来到河边,挽起袖子,搅动着清澈河水洗衣裳。

深邃的老井气定神闲,在长长的井绳牵引下,从清晨到夜晚,又从夜晚到清晨,流淌出亘古不变的水样年华。纯真、淳朴、纯洁,山里的一切都如这水的风格、水样的禀性,让山里的子孙一代代遗传。回乡的游子,总要舀起一瓢甘泉,慰藉干涸的心田。老井边四四方方的石砌淘菜缸与圆圆的井口相依相伴,这一方一圆,仿佛是先辈们留给子孙最深奥的谜语,方圆之中,便囊括了世间的所有,这部经典的古籍,让后世代代品读。

一个接一个的四合小院过去,便是村头那片坟林,一块块陈年的石碑,它记载着村庄的到来,昭示着村庄的辉煌。风雨冲刷之下,当年深刻的文字早已风化,有的石碑早已断裂掩埋。这是村子到达后的记事墙,是村子记忆的开始。

石碑是村子永远的站口,从这里出去了一个又一个追梦的人,三百六十行,个个都从这里匆匆上路。站口之外,岁月如流。出去的男女带回了山外的风情,打破了村里千年固有的宁静。儿女们又打工走了,坚守在村子里的妇孺和老人,于是长眠在村头的坟茔里,看护着孤独的村庄。

孩子们一个接一个地走了,村子渐渐空洞。孩子们走了,也把村子一块一块地搬走了,留下的,只是村子曾经的记忆。仿佛又像从前一样,村子又如一滴水浸入异乡的土地,在恍然之间,便长成一片片高楼大厦。

悄然之中,村庄慢慢迁徙,慢慢消失。千百年来的风土人情,也如曾经纯正的乡音,无意间遗忘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如水般显著的标志,早也在城市的灯红酒绿中掺杂得无法辨识,村庄已经被城市慢慢分解并重新拼接。村庄,仿佛是那些农家风味的都市场馆里的塑料庄稼饰物,成为回忆的另一个名字。

草木茂盛,村庄最后的身影已深深掩藏。想起故乡,那些青山绿水便成为叫作文字的抽象符号,那些风花雪月便成为怀乡时的隐隐伤痛。

(杜小梅荐自《经典美文》)

在加拿大的自我隔离

张筱筱

本以为身在加拿大纽芬兰,这个北极熊和麋鹿比人都多的地方,可以安全避开这次全球疫情,没想到随着大学宣布紧急关闭,各大药房、超市相继传出确诊病例的消息,整个圣约翰斯一下子陷入了恐慌​‍‌‍​‍‌‍‌‍​‍​‍‌‍​‍‌‍​‍​‍‌‍​‍‌​‍​‍​‍‌‍​‍​‍​‍‌‍‌‍‌‍‌‍​‍‌‍​‍​​‍​‍​‍​‍​‍​‍​‍‌‍​‍‌‍​‍‌‍‌‍‌‍​。这让我猝不及防​‍‌‍​‍‌‍‌‍​‍​‍‌‍​‍‌‍​‍​‍‌‍​‍‌​‍​‍​‍‌‍​‍​‍​‍‌‍‌‍‌‍‌‍​‍‌‍​‍​​‍​‍​‍​‍​‍​‍​‍‌‍​‍‌‍​‍‌‍‌‍‌‍​。昨天我还悠哉地满世界乱跑,今天就囤了一屋子食物,打算活成冬眠的狗熊​‍‌‍​‍‌‍‌‍​‍​‍‌‍​‍‌‍​‍​‍‌‍​‍‌​‍​‍​‍‌‍​‍​‍​‍‌‍‌‍‌‍‌‍​‍‌‍​‍​​‍​‍​‍​‍​‍​‍​‍‌‍​‍‌‍​‍‌‍‌‍‌‍​。

后来在微信群里看到大家都在议论买机票回国,我激动地从床上跳起来,大叫:“对啊!回国呀!反正都是冬眠,回家有爸妈好吃好喝的照顾。留在这儿冬眠?等着减肥吗?”于是激动地上网买机票,结果发现不是飞机停飞就是要飞半个地球。于是天天翻看各种社交平台,希望能寻觅到买回国机票的“葵花宝典”。

结果发现,原来我和那些在这个风口浪尖时刻还能买到直飞机票的大牛们差的不是搜机票和抢机票的技术,是找到天价机票以后点付款键的决心。三四万的机票,眼都不眨就付钱,说实话,我既没这个魄力也没这个实力。我脑子里的算盘珠子一拨,三四万是我整整一年的房租。

于是,为了我的三四万,并且为了防止被冠上“千里投毒”的罪名,我彻底放弃了回国的打算,开启了足不出户,天天在屋里写论文的修炼模式。连续一个月,除了下楼做饭和去卫生间,我从未离开这个5平方米左右的小屋子。这种自我隔离的生活状态,在这场疫情战役中,让很多人疯狂,但是我却意外从中汲取了太多养分。本来要磨叽半年才能完成的毕业论文,让我一个月就写完了。更重要的是,我找到了很多人一辈子都在寻找的东西,内心的平静。当然,这一切都是建立在我能吃饱的基础上。

后来我的东西渐渐吃完了,我开始焦虑、紧张。终于,在一个多月没出门后的一天,我冲到了超市。我完全没有戴任何防护装备,因为买不到。一小盒普通的医用口罩,朋友圈里有人卖60加元,算起来要300块人民币。还没等我脑子里的小算盘拨一下,下一秒就说已经卖完了。这种抢货速度让我意识到自己不是一般的穷。但是民以食为天,没有口罩的我也必须冒着生命危险去超市。

超市里收银的柜台已经立了塑料挡板来防止顾客和收银员近距离接触,他们也在地上画了指引箭头,防止顾客面对面撞上。但是超市里绝大多数的老外都像往常一样淡定,不像我,拿着要买的东西就往外冲。在这个非常时刻,没有口罩戴的感觉就仿佛自己浸泡在病毒里,所以连大气都不敢喘。

这一次去超市的恐怖经历让我决定,等这次东西吃完,我宁愿饿死也不要被吓死。就在我做好在屋里修炼成仙的准备时,一个消息拯救了我——中国驻加拿大大使馆分发给留学生的健康包已到达圣约翰斯。

就这样,在4月的一天,我冒着纽芬兰独有的带着北大西洋海水味的大风,顶着扎人的飞雪,兴奋地去领健康包。空荡荡的学校操场上,几个中国学生会的成员站在呼啸的风雪里,一边跺脚取暖一边递给我一个印着“祖国温暖,平安留学”的纸袋子,里面装着20个医用口罩、两个KN95口罩、两盒莲花清瘟胶囊,还有一大盒卫生湿巾。我赶忙说了声“谢谢”,谁想一阵狂风刮过,把我的话拆得支离破碎,我便挥挥手走了。走了几步,我回头看了看他们,发现暴风雪已掩盖了他们忙碌的身影,留下的只有我手中紧紧攥着的健康包。

(郑佳乐荐自《三联生活周刊》)

我曾经这样疯狂地生活

马叛

我退过两次学,第一次是在十四岁的时候,正读初三​‍‌‍​‍‌‍‌‍​‍​‍‌‍​‍‌‍​‍​‍‌‍​‍‌​‍​‍​‍‌‍​‍​‍​‍‌‍‌‍‌‍‌‍​‍‌‍​‍​​‍​‍​‍​‍​‍​‍​‍‌‍​‍‌‍​‍‌‍‌‍‌‍​。那时候年少轻狂,觉得自己这么特立独行的一个人,怎么能天天在教室里和其他人一样地去写卷子、背单词呢?

可不写卷子、背单词我又能干什么呢?那时的自己的确很迷茫,只是偏执地知道自己不喜欢什么、不想做什么,却从来都不知道自己真正喜欢什么​‍‌‍​‍‌‍‌‍​‍​‍‌‍​‍‌‍​‍​‍‌‍​‍‌​‍​‍​‍‌‍​‍​‍​‍‌‍‌‍‌‍‌‍​‍‌‍​‍​​‍​‍​‍​‍​‍​‍​‍‌‍​‍‌‍​‍‌‍‌‍‌‍​。

有一天我走在街上,看到路边的家具城开业,请了个乐队,几个披头散发的人抱着吉他、贝斯在台上一顿狂吼,那一瞬间,我就被点燃了,灵魂深处有种被醍醐灌顶的感觉​‍‌‍​‍‌‍‌‍​‍​‍‌‍​‍‌‍​‍​‍‌‍​‍‌​‍​‍​‍‌‍​‍​‍​‍‌‍‌‍‌‍‌‍​‍‌‍​‍​​‍​‍​‍​‍​‍​‍​‍‌‍​‍‌‍​‍‌‍‌‍‌‍​。我默默地对自己的内心诉说:这不就是我一直以来梦寐以求的生活吗?直到很多年以后,我才知道那时他们唱的是窦唯的那首《无地自容》。

回到家我就跟我妈说,我要去艺术学校,学乐器,做歌手,组乐队。

我妈摸了摸我的额头,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你现在正是应该去考高中的时候,别整天东想西想,努力好好学,过段时间考个重点高中,将来读个名牌大学才是正经出路,等你考上大学后再去学乐器也不晚。

我跟我妈解释说我其实并不想读重点高中和名牌大学,觉得那纯属浪费时间,我就想学乐器,做歌手、吉他手,组乐队当明星。

我妈说,学乐器能当饭吃吗?

我说我仔细想过了,前期只需要你给我出点学费买一些必要的装备,之后学个三两年我就可以组乐队,甚至连婚嫁丧娶的活儿我们都接,只要挣够了钱我们就去大城市,那里机会多的是,只要我们碰到一个就出名了,等到时候出名了就能赚大钱。

我妈见我如此坚决,便让我去问老爸的意见。

他说我的想法太简单幼稚了。

我说这已经是我慎重思考后的结论。

老爸继续说这是小孩子的气话,你对这个社会的想法过于简单。我说根本不简单。

于是,“啪啪啪”,我被气急了的老爸打了几个耳光,一气之下我索性就离家出走了。

我先是在一家洗浴中心当保安,那段人生真是灰暗:每天被人呼来唤去,毫无尊严可言。在那之后我干过保洁,负责洗地毯。时值北方的冬天,我每天要长时间用冷水来洗地毯,那痛彻心扉的酸爽感觉,令人终生难忘。

坚持了半年后,实在忍受不了那份苦我就回家了。其实我已做好了被痛骂一顿的准备,结果爸妈看到我竟然泪如雨下。我这才知道自从我走后他们找了我很久,电视台整天播放我的消息,我家附近所有的电线杆上都贴满了找我的寻人启事。

这半年我妈天天埋怨老爸那天打我,老爸从最开始的沉默不语到之后开始反击埋怨老妈当时不知道拦着。我在外面受苦,他们在家过得更苦。现在我终于自己回来了,他们也想开了,对我承诺我想干什么都行,只要不是原则性问题一切都依着我,只是我别再离家出走了。

于是我就去了艺术学校。我千算万算,觉得自己考虑得已经足够周全了,可万万没想到我竟没有丝毫的音乐天赋,别人一天就学会的歌,我练了一个月始终还弹得磕磕巴巴。

在艺术学校如此坚持了一年,我终于受不了同学和老师们的鄙视,再次退学。这次也不好意思告诉家里,因为艺术学校离家很远,所以家里始终不知道我已退学了,还给我不间断地提供生活费。我拿着生活费整天混在各种朋友组建的所谓乐队里。这样两年很快就混了过去,一转眼我十七岁了。

在这两年里我认识了形形色色的人,我终于明白,人生最重要的事情不是做自己爱做的事情,而是做自己最擅长做的事情。我热爱音乐,可这却非我所擅长,如果再固执地坚持下去,我的人生将会是一场悲剧。

于是,我开始寻找自己真正擅长的事情。因为在网上发的小段子和回忆录开始陆续地被杂志转载,我觉得也许自己在写作方面有天赋。于是我这一写又是两年,尽管偶尔也有作品被发表,可稿费根本不够生活所用。

家里知道我再次退学时,我已经十八岁了,不好意思再向家里要钱,便过起了四处流浪的生活。有稿费的时候还能坚持,没稿费入账时我就只能饿肚子。有时候实在被逼得没办法我就去地下通道里卖唱,可因为唱得实在难听,也无法获得多少实际的收入。

在那段时间我开始有些后悔退学了。我在学校时的成绩还算不错,每次考试总能排进整个年级前十名。我想也许当初不退学,我现在会过上还算不错的生活。流浪的路上有时路过校园,看着里面嬉笑打闹的学生,作为同龄人的我,内心无比挣扎难受。

因为爱面子,所以虽然内心十分难受,可我也只能自己硬挺着。有句话怎么说来着:自己选择的路,就算跪着也要走下去。只是在这走的过程中特别伤父母的心,我从一个好学生摇身一变,成为邻里们教育孩子的反面教材,爸妈在家面对那些目光也抬不起头来。

虽然后来陆续有作品得以出版,可实际上我依然没有赚到多少钱。直到二十四岁那年,我觉得自己不能再过这样流浪的生活了——随着我走遍了大半个中国,父母的心也被我给彻底伤透了。出于对年迈父母的愧疚,我找了一份正式的工作,过上了我过去曾一度特别鄙视的朝九晚五的机器人生活,这一晃就又过了三年。

工作让我拥有了稳定并可观的收入;因为日夜不停地写,也出版了十几本书,陆续买了房子和车子。经济的稳定让我再度有勇气过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我辞掉了本来就讨厌的工作,彻底变成了一名自由撰稿人。

这一次,父母并未有任何阻拦​‍‌‍​‍‌‍‌‍​‍​‍‌‍​‍‌‍​‍​‍‌‍​‍‌​‍​‍​‍‌‍​‍​‍​‍‌‍‌‍‌‍‌‍​‍‌‍​‍​​‍​‍​‍​‍​‍​‍​‍‌‍​‍‌‍​‍‌‍‌‍‌‍​。

此时,回看当年的选择,我不后悔。虽然过去的日子让我饱受煎熬,可这一切都让我更加清楚地明白自己所擅长和应该做的事情。正是有着这样一份经历,我才会如现在这样坚定自己选择的路。我很清楚,每年因故退学的人很多,坚持写作的人也很多,可最终能实现梦想的人却寥寥无几。我算是个幸运儿,多年积攒下来的读者资源是我最宝贵的财富和信念的支撑,只是那关于音乐的梦想,我却可能永远也无法实现了。

人,有时候必须认识到自己的短处,坦然承认自己的短处,才能扬长避短,避免生活的选择成为悲剧。未来还很长,我想或许有一天,我还是会后悔自己人生中没有高中和大学这段生活,还是会像父母规劝我一样去规劝我未来的孩子。

生活本就是如此,你永远无法预测下一秒会发生什么。虽然有时我们会被拥有的一切所束缚住,可实际上真正能束缚住你内心的,却是生了锈的梦想。曾经吃过的那些苦,我并不后悔。也许没有忍受过那样的苦难,我不会拥有在写作方面的突破,无法认识现在这么多的朋友,更无法通过不断地尝试写作来获得人生全新的发展。我想,真正有意义的事情,便是此生能够始终像我这样疯狂地生活,为了爱,为了故事,为了每个心怀梦想的人,提笔写作。

回到过去,我可能还是会选择退学;若一切重来,我未必会成功。

(刘勇荐自《时代青年·悦读》)

小贩都是力学专家

蔡澜

儿时跟妈妈到市场买菜,哪见塑胶袋?用的都是咸水草​‍‌‍​‍‌‍‌‍​‍​‍‌‍​‍‌‍​‍​‍‌‍​‍‌​‍​‍​‍‌‍​‍​‍​‍‌‍‌‍‌‍‌‍​‍‌‍​‍​​‍​‍​‍​‍​‍​‍​‍‌‍​‍‌‍​‍‌‍‌‍‌‍​。

咸水草不是长在海里,而在咸淡水处,时见溪边一丛丛的草,有人那么高,还以为是芦苇呢​‍‌‍​‍‌‍‌‍​‍​‍‌‍​‍‌‍​‍​‍‌‍​‍‌​‍​‍​‍‌‍​‍​‍​‍‌‍‌‍‌‍‌‍​‍‌‍​‍​​‍​‍​‍​‍​‍​‍​‍‌‍​‍‌‍​‍‌‍‌‍‌‍​。收割后绑成一扎扎,每扎约八十公斤,放在杂货店里,传出一阵阵的草香,闻了着迷​‍‌‍​‍‌‍‌‍​‍​‍‌‍​‍‌‍​‍​‍‌‍​‍‌​‍​‍​‍‌‍​‍​‍​‍‌‍‌‍‌‍‌‍​‍‌‍​‍​​‍​‍​‍​‍​‍​‍​‍‌‍​‍‌‍​‍‌‍‌‍‌‍​。

“是哪里来的?”问妈妈。

“东莞。”她说:“东莞在哪里?”

“大陆呀!”

哇,厉害!那么一捆草,漂洋过海,来到了热带。南洋小贩都学会用了,熟手地抓起一把菜,用手指一压,把草尾一端绕了三圈,松开手指,大力一扯,就牢牢地把菜捆住,交给客人,看得神奇得不得了。

小贩们都是力学专家,扎白菜、扎萝卜、扎茄子,重的那边绑三分之一,坠落的力量就能平衡。咸水草柔软又结实,提在手上,一点也不痛。

过节,看小贩们用咸水草绑粽子,更觉神奇,草和粽叶都有香味,滚水后令粽内的米和肉更香。

螃蟹给咸水草一扎,动也不动,又不会弄死它,但有些害群之马利用了它一重重捆绑,增加重量,那不是咸水草的错。

看得更令人折服的是用来捆豆腐,妈妈买了两方,小贩先用朴叶包住,再以咸水草扎之。朴叶有两只手掌那么大,当今也和咸水草一样不见了。

什么?也可以扎鸡蛋?原来是用残旧报纸,折成漏斗形,把五六个鸡蛋包了,又是用这个老朋友扎住,就行了。

还有,用咸水草提奶茶咖啡,听过吗?咖啡档口每天用多罐的炼奶,开罐头的工具尖端有一支尖刺,插进罐头正中央,跟着开罐器的柄上有个尖锐的三角,用力一旋,就开了。

空的铁罐存起来,如果有客要外卖,就把冲好的咖啡或茶倒进去,用一根咸水草在穿洞的盖底打一个大结,闭起盖,就那么让客人提着走。

生了病,妈妈带我去一家叫“杏生堂”的药店,给医师把了脉,开个方。伙计们在柜上铺了一张张的玉扣纸,量了分量,抓好草药,一包包包起,再用一根咸水草扎好。药方折成长条,绑在草上,结了一个结。

新加坡还有一档老顽固的小贩,叫“肥仔荣”,位于加冷区的旧羽毛球场隔壁,那一家人以炒伊面著名,但于现场吃并非那么好,反而要吃打包的。

他们到现在还坚持用棕榈皮来包,再用咸水草扎。加了糖醋腌渍的青辣椒和大量猪油渣,热气还能把叶子的香味焖进面中,是天下美味。

(叶梓荐自《特别文摘》)

胸怀是最美好的东西

马德

自己做不到的事,尽量不要苛求别人去做​‍‌‍​‍‌‍‌‍​‍​‍‌‍​‍‌‍​‍​‍‌‍​‍‌​‍​‍​‍‌‍​‍​‍​‍‌‍‌‍‌‍‌‍​‍‌‍​‍​​‍​‍​‍​‍​‍​‍​‍‌‍​‍‌‍​‍‌‍‌‍‌‍​。即使是自己能做到的事,也不要苛求别人一样做到​‍‌‍​‍‌‍‌‍​‍​‍‌‍​‍‌‍​‍​‍‌‍​‍‌​‍​‍​‍‌‍​‍​‍​‍‌‍‌‍‌‍‌‍​‍‌‍​‍​​‍​‍​‍​‍​‍​‍​‍‌‍​‍‌‍​‍‌‍‌‍‌‍​。

毕竟,别人不是你​‍‌‍​‍‌‍‌‍​‍​‍‌‍​‍‌‍​‍​‍‌‍​‍‌​‍​‍​‍‌‍​‍​‍​‍‌‍‌‍‌‍‌‍​‍‌‍​‍​​‍​‍​‍​‍​‍​‍​‍‌‍​‍‌‍​‍‌‍‌‍‌‍​。用自己的标准去衡量别人,本身就是特别自我的一种做法。

这种自我,其实是自私的一个延伸。它用一种貌似合理掩盖着本质的无理,进而,以道德劫持人绑架人。对方做到了,算作自我高明,对方做不到,又以这种对比,体现自己的高尚。

真正高尚的人都在做自己。他们从自己这里出发,抵达世界的未来,而不是通过要求别人来领受未来。在他们看来,自己这里做不好,一切都是空谈,都是虚妄。

我觉得,人性中最伟大的部分,就是慈悲。因为,在慈悲那里,包含着平等意识。平等意识的最核心部分,是尊重,而尊重的最核心部分,是包容。所谓“君子和而不同”,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通俗地说,就是要看别人顺眼。也因此,胸怀是这个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有胸怀的人,他自身散发出的平和气韵,是最令人舒服的东西。一个人,无论认识的还是不认识的,都说和他相处得舒服,那他真是活到极致了。

这境界,不是谁都能达到的。有的人,差不多活完一辈子了,还是看谁都不顺眼,还是喜欢指手画脚,时不时气不打一处来。唉,这样的人,曾经几十年的光阴,也就真的,白过了。

(古英烈荐自《今晚报》)

你越认真,世界就越有趣

叶况

阿海跟我说:他现在对任何事情都没兴趣,不愿意社交,不愿意运动,甚至连恋爱都懒得谈​‍‌‍​‍‌‍‌‍​‍​‍‌‍​‍‌‍​‍​‍‌‍​‍‌​‍​‍​‍‌‍​‍​‍​‍‌‍‌‍‌‍‌‍​‍‌‍​‍​​‍​‍​‍​‍​‍​‍​‍‌‍​‍‌‍​‍‌‍‌‍‌‍​。每天下班之后,只愿意躺在那里,什么都不做​‍‌‍​‍‌‍‌‍​‍​‍‌‍​‍‌‍​‍​‍‌‍​‍‌​‍​‍​‍‌‍​‍​‍​‍‌‍‌‍‌‍‌‍​‍‌‍​‍​​‍​‍​‍​‍​‍​‍​‍‌‍​‍‌‍​‍‌‍‌‍‌‍​。

我去过阿海的家,一进门我就呆住了:家里凌乱不堪,茶几上放满了外卖的盒子,沙发上堆满了杂物;各种数据线乱成一团;厨房里的垃圾好几天都没有倒了,发出了难闻的味道​‍‌‍​‍‌‍‌‍​‍​‍‌‍​‍‌‍​‍​‍‌‍​‍‌​‍​‍​‍‌‍​‍​‍​‍‌‍‌‍‌‍‌‍​‍‌‍​‍​​‍​‍​‍​‍​‍​‍​‍‌‍​‍‌‍​‍‌‍‌‍‌‍​。

我问他为何不收拾下房间。他说反正一个人住,没有什么好收拾的,再说房子不是自己的,收拾起来也没有意义。

好像与生活交手多年,我们大部分人都已经失去了年少时的兴致盎然。将就,凑合成了我们应对一切事情的态度。也慢慢觉得世界的热闹喧嚣与我无关,工作只是谋生的手段。下班之后,只愿意拿起手机,躲进自己的一方游戏天地里面。

从什么时候起,我们对身边的事物失去了兴趣?是繁重工作占据了我们少的可怜的时间?还是我们本就不怎么多的好奇心早被日复一日的单调工作耗尽?你眼中的世界是否还如年少时般乐趣横生,让人止不住地想去探索?

芳芳是我朋友中大神般的存在。大学毕业后,学广告设计的她顺理成章地进了广告公司。

职场对于新手来说,绝不是一个友善的地方。有时为了赶进度,加班熬夜是常事。可芳芳不一样,即使加班熬夜,她对工作的认真劲从来就没有变过。她的思路总是新奇又有创意,她写的文案总是能从一堆文案里脱颖而出。从新人到创意总监,她只用了四年时间。

令我们佩服的不只是她工作上的成就。似乎只要她决定做某个事情,她总能一下子做得很好。整个世界,对她来说,充满了乐趣,充满了可能性。

27岁时,她想跑马拉松,于是她买好装备开始训练。半年后,她报名参加马拉松比赛,取得不错成绩。现在跑步成了她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30岁,她想学钢琴了,她就报了个班开始练,从一个新手一路练到钢琴九级。看到她发在朋友圈里面的钢琴过级时的照片,优雅弹钢琴的样子真的很好看。

我曾问过她:“为什么在你眼里,跑步,练钢琴这么单调的事情都这么有趣,能够坚持这么久?”

芳芳说:“其实我并不是觉得它们有趣才坚持,我是先认真坚持,才慢慢觉得它们有趣。坦白讲,最开始的时候,我并不喜欢跑步和练钢琴。我跑步是因为我想要一个健康点的身体;我练琴是因为我想鼓励自己学钢琴的女儿。单调的跑步,重复的练琴很容易让人失去兴趣。没有了兴趣,人就容易变得敷衍了事。每一次练习的时候,我都对自己说,不管喜不喜欢,都认真地把事情做好,慢慢坚持下来之后发现,其实这些事情挺有趣的。”

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现实是:大部分时候,我们的兴趣难以持久。对事情认真的态度往往成了你能否坚持下去的动力。越是认真地把事情做好,就越能享受做好事情给你带来的乐趣。很多时候,我们并不是我们对生活失去了兴趣,是我们失去了那种认真的态度,从而觉得生活无趣了。

认真工作,能享受到能力进步的喜悦;认真收拾房间,能享受到干净整洁的舒适;认真跑步,能享受到体态轻盈的畅快;认真做好每一件事情,就能享受到整个世界带给你的乐趣。

你越认真,这个世界在你眼中就越有趣。

(叶新荐自《时代青年》)

你也是别人的灯火

韩松落

欧维的妻子索尼娅在6个月前患病去世,他决定以自杀的方式随她而去,但他的自杀,一次次被邻居们打断​‍‌‍​‍‌‍‌‍​‍​‍‌‍​‍‌‍​‍​‍‌‍​‍‌​‍​‍​‍‌‍​‍​‍​‍‌‍‌‍‌‍‌‍​‍‌‍​‍​​‍​‍​‍​‍​‍​‍​‍‌‍​‍‌‍​‍‌‍‌‍‌‍​。

欧维59岁,在铁路上工作了43年,在这个小区里住了也有30年​‍‌‍​‍‌‍‌‍​‍​‍‌‍​‍‌‍​‍​‍‌‍​‍‌​‍​‍​‍‌‍​‍​‍​‍‌‍‌‍‌‍‌‍​‍‌‍​‍​​‍​‍​‍​‍​‍​‍​‍‌‍​‍‌‍​‍‌‍‌‍‌‍​。他那多年铁路员工的经历,让他容不下一切扰乱秩序的事​‍‌‍​‍‌‍‌‍​‍​‍‌‍​‍‌‍​‍​‍‌‍​‍‌​‍​‍​‍‌‍​‍​‍​‍‌‍‌‍‌‍‌‍​‍‌‍​‍​​‍​‍​‍​‍​‍​‍​‍‌‍​‍‌‍​‍‌‍‌‍‌‍​。他冷着脸,维护着小区里的一切:

乱停车、乱放东西、不给垃圾分类、在人行道上开车、年轻人的行为不端……

他严严实实地把自己包裹起来,不让自己流露出一丝一毫的感情。即便帮助邻居照看小孩,他也拉着脸;给年轻人修理好了自行车,他也不依不饶埋怨几句。似乎,多流露一点儿感情,多流露一点儿热爱,这个世界就会伸手挽留他。

邻居们不吃他这一套,他们早就看穿了他。

他把脖子套进绳索的瞬间,邻居吵吵闹闹地搬家,撞坏了他的邮箱;他再一次把脖子套进绳索的时候,邻居的孩子刚好从窗外经过,好奇地向屋内张望;他把自己关在车里,想要用汽车尾气自杀,邻居敲开车库门,要他帮忙送人到医院去。

他的自杀计划,一次次被耽搁了,看起来是被动的,实际上是主动的。他其实就在等着周围人的挽留,稍一示意,稍一挽留,他就顺势留下了。

他在进入自杀准备状态时的回忆,说明了他为什么对生命会有这么深的留恋。

他的童年、他母亲的早逝、他当铁路工人的父亲在母亲去世后对他的拥抱、他在铁路上的工作、他的第一处房子、他在火车上遇到成为他妻子的索尼娅、他们的幸福生活、他们的西班牙旅行,还有他和邻居在小区里行走时四周亮起的灯火……

所有这些,点点滴滴,都成为拉住他的手。

弗雷德里克·巴克曼的小说《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用很有趣的方式为每章命名: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在小区巡逻,一个叫欧维的男人拉着拖斗车……这些细节不只和他有关,也和周围的人有关。

他总是在帮助人,帮人学习驾车,帮人修理自行车,他总在一点点加深和这个世界的联系,总在向下伸出根须。所以,当他心生去意的时候,这个世界也在抓住他。

死亡“是生命最大的动机之一”,但死没有那么容易,尽管他已经做足了准备,早早坐进了等候室。

即便是最孤独的人,其实也难得孤独。

总有人来敲门,总有灯火亮起,总有饭菜的香味飘来,总有吵闹声在耳畔响起。

事实上,那些自以为隔绝、自以为冷漠的孤独者,也是别人的灯火,可以让他人遥望,可以给幸福者以气力。

(洪深荐自《南方人物周刊》)

自嘲给我自由

warmblood

我的朋友王思聪最害怕的事情就是做自我介绍,因为每次他只要开口说出自己的名字,大家就都笑了,这让他感到无地自容​‍‌‍​‍‌‍‌‍​‍​‍‌‍​‍‌‍​‍​‍‌‍​‍‌​‍​‍​‍‌‍​‍​‍​‍‌‍‌‍‌‍‌‍​‍‌‍​‍​​‍​‍​‍​‍​‍​‍​‍‌‍​‍‌‍​‍‌‍‌‍‌‍​。

显然,他并不是你所想象的那个王思聪,他并没有一个叫做王健林的父亲,他的父亲只是单纯地希望他将来天资聪慧勤于思考,并且恰好姓王而已​‍‌‍​‍‌‍‌‍​‍​‍‌‍​‍‌‍​‍​‍‌‍​‍‌​‍​‍​‍‌‍​‍​‍​‍‌‍‌‍‌‍‌‍​‍‌‍​‍​​‍​‍​‍​‍​‍​‍​‍‌‍​‍‌‍​‍‌‍‌‍‌‍​。完全没有料到他的孩子长大以后,这个名字还能让人觉得他很有钱​‍‌‍​‍‌‍‌‍​‍​‍‌‍​‍‌‍​‍​‍‌‍​‍‌​‍​‍​‍‌‍​‍​‍​‍‌‍‌‍‌‍‌‍​‍‌‍​‍​​‍​‍​‍​‍​‍​‍​‍‌‍​‍‌‍​‍‌‍‌‍‌‍​。

因此,每当在深夜想到自己的名字,王思聪就会感受到人与人之间那与生俱来的巨大差距,这让他感到痛苦。更痛苦的是,他的名字常常成为人们的调侃对象,有人找他借钱,有人让他请吃饭,还有人问他什么时候实现“小目标”。

我身为他的好朋友,我告诉他,与其等待别人嘲笑你,不如学会自嘲。下次自我介绍的时候你就这样说:“大家好,我叫王思聪,我特别感谢我的名字,因为我发现我找人借钱的时候别人都特别愿意借给我,这样别人就可以说‘王思聪找我借过钱’了。所以我也希望能和大家成为朋友,这样你们就可以说‘王思聪是我朋友’了。”据他反馈,该套路效果良好,许多人都说他幽默风趣。

自嘲在社交中也是很好的润滑剂。自嘲的本质是向他人传递这样的态度:我知道我很普通,有很多缺点,也有很多比不上别人的地方,但我并不打算掩饰它,甚至还能调侃它。所以,我既不需要你的指点,也不需要你的同情。同样地,对于你的缺陷和失败,我也既不会高高在上表示同情,也不会尖酸刻薄加以讽刺。

所以,如果你观察身边的人,不难发现,善于自嘲的人通常比较好相处。他们既不会把自己的姿态放得太高给你压迫感,也不会太过敏感脆弱让你唯恐不经意间伤害到他。

那么,这么好的品质在哪里可以学到呢?我的答案是:自嘲是学不会的。如果让一个懂得自嘲的人回忆自己是如何学会自嘲的,那么他会告诉你,能真正教会人自嘲的,是无数个孤单的夜晚,无数个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的瞬间,无数个冷眼和嘲笑带来的刺痛感。

这一切都会反复告诉你,你不是命运的宠儿,你没有主角光环。自视甚高不会让别人因此认同你,展现自己的可怜和委屈也不会有人真正的同情和爱你。你必须自己想办法消化掉这些痛苦,否则你将永远活在敏感,自卑,情绪化的阴影之下。

这时你自然会发现,自嘲能让你获得平静,同时不再惧怕他人的嘲讽。通过自嘲,你能重新获得安全感,并一点点地去构建自信。

就算是一个擅长自嘲的人,有时候也有他不会拿来自嘲的东西。《喜剧之王》里,周星驰可以忍受无数贬低和责骂,但唯一无法忍受的,是别人叫他“死跑龙套的”。“我是一个演员”是他无法动摇的坚持。那些命运带给我的不公和痛苦,我就用调侃来对抗好了。但我自己真正想要追求的东西,遭受再多苦难和贬低,我也不会用自嘲一笔带过的。

所以,尽管这一整篇文章都在论证自嘲的好处,但文章的最后,我想祝福你的是,祝你永远不必学会自嘲,或者永远拥有不会拿来自嘲的东西。

(林夕荐自《格言》)

好好说话是最低成本的善良

张君燕

1

大学时的一个假期,我回了趟老家​‍‌‍​‍‌‍‌‍​‍​‍‌‍​‍‌‍​‍​‍‌‍​‍‌​‍​‍​‍‌‍​‍​‍​‍‌‍‌‍‌‍‌‍​‍‌‍​‍​​‍​‍​‍​‍​‍​‍​‍‌‍​‍‌‍​‍‌‍‌‍‌‍​。想起平时聊天时,很多同学说从来没有吃过我家乡的特产,甚至都没有听过​‍‌‍​‍‌‍‌‍​‍​‍‌‍​‍‌‍​‍​‍‌‍​‍‌​‍​‍​‍‌‍​‍​‍​‍‌‍‌‍‌‍‌‍​‍‌‍​‍​​‍​‍​‍​‍​‍​‍​‍‌‍​‍‌‍​‍‌‍‌‍‌‍​。所以回来时,我特意带了一些家乡的土特产,还有母亲亲手腌制的酸豆角和糖蒜​‍‌‍​‍‌‍‌‍​‍​‍‌‍​‍‌‍​‍​‍‌‍​‍‌​‍​‍​‍‌‍​‍​‍​‍‌‍‌‍‌‍‌‍​‍‌‍​‍​​‍​‍​‍​‍​‍​‍​‍‌‍​‍‌‍​‍‌‍‌‍‌‍​。

在教室,我把特产分给同学,大家一边品尝一边说笑。这时,郭华皱起眉头说:“其实所谓的特产,没有一样好吃的,徒有虚名而已。尤其是自己家腌制的食物,既不卫生也不健康,最好少吃……”

听了郭华的话,教室里突然安静下来,我感觉很尴尬,伸出去的手臂也僵在了半空,我不知道还要不要把手里的特产递给郭华。犹豫了几秒钟后,我把手臂收回去,笑着对郭华说:“这样啊,那就不给你了。”郭华摊开双手,做出一副无所谓的样子说:“我只是实话实说嘛。”

我承认,郭华可能并无恶意,但他的话让我听起来却很不舒服。有时候,你自我标榜的“实话实说”可能只是嘴欠和刻薄。

2

王哥是单位里有名的“妻管严”。他的性子慢,而且柔,他的妻子则刚好相反,风风火火、雷厉风行。一次开早会,碰见王哥,刘莉大声打趣道:“哟,王哥,今天脸色不太好啊。是不是嫂子又发威了?”当时单位里很多人都在,包括一些领导。刘莉的话让大家把目光都集中到了王哥身上,看到了王哥脸颊上的两道抓痕。

“昨晚不小心被猫挠了一下。”王哥尴尬地笑着解释。刘莉却不肯罢休,大笑着说:“我看是被大猫——母老虎给挠的吧!”不过,刘莉的“笑话”并没有换来想象中的“笑果”,王哥面带愠色,快速走开,众人也纷纷散开了。只留下刘莉一脸错愕地待在原地。

在我们身边,总有一些人自以为幽默、风趣,但幽默是让人开心地笑的,而不是让人尴尬、出丑的。很多时候,你的幽默其实是口无遮拦、轻重不分。

3

小区里退休的李阿姨非常热衷广场舞。李阿姨说,跳广场舞既能打发时间,又锻炼了身体,而且每日与志同道合的姐妹们在一起,感觉很开心。

一次,李阿姨和她的姐妹们要去参加广场舞比赛。一大早,她们都穿上了统一定制的红色舞蹈裙,还精心地化了妆。我和娇娇路过时,被她们身上那种热情四溢、朝气蓬勃的劲头所感染,忍不住称赞道:“李阿姨,你们真美。”

李阿姨开心地笑起来,娇娇却接口道:“说实话,年纪大的人化浓妆并不好看,还有这套红裙子,你们不觉得很土吗……”娇娇的话还没说完,李阿姨的脸上已经一阵红一阵白了,我抱歉地对李阿姨笑了笑,连忙拉着娇娇离开了。

我对娇娇说,她的话伤害了李阿姨,老年人老有所乐多不容易。娇娇却委屈地说:“我只是比较随性,嘴快,想到啥就说啥……”

你不是随性,也不是所谓的耿直,在“嘴快”的背后,恰恰是没有教养的体现。我在心里对娇娇说。

4

在生活里,刻薄嘴欠和实话实说是两回事;口无遮拦、轻重不分和幽默是两回事;没有教养和随性耿直是两回事。很多人却搞不清楚,把它们当成了一回事。

说者可能无心,听者却很难受,甚至造成了深深的伤害。

一句不友善的话语,可能是压垮一个人的最后一根稻草;而一句善意的鼓励和赞美,可能是递给溺水之人的一根绳索。

学着好好说话吧,它会让你变得更可爱,更受人欢迎。而且,好好说话,是一种最低成本的善良。

(严珍荐自《思维与智慧》)

你的名字

故园风雨前

我在重庆有个表大哥,我小时候很喜欢他,因为他每回来看我爸妈总带一堆东西​‍‌‍​‍‌‍‌‍​‍​‍‌‍​‍‌‍​‍​‍‌‍​‍‌​‍​‍​‍‌‍​‍​‍​‍‌‍‌‍‌‍‌‍​‍‌‍​‍​​‍​‍​‍​‍​‍​‍​‍‌‍​‍‌‍​‍‌‍‌‍‌‍​。而且我跟他可以完全没有礼节礼貌,他刚进门笑着叫人:“二娘……”娘字没喊完,我已经把糖果抢过来塞进嘴里了​‍‌‍​‍‌‍‌‍​‍​‍‌‍​‍‌‍​‍​‍‌‍​‍‌​‍​‍​‍‌‍​‍​‍​‍‌‍‌‍‌‍‌‍​‍‌‍​‍​​‍​‍​‍​‍​‍​‍​‍‌‍​‍‌‍​‍‌‍‌‍‌‍​。

我还很喜欢他时髦的样子,整个家族,他率先烫了爆炸头,穿了电力纺的丝绸衬衣​‍‌‍​‍‌‍‌‍​‍​‍‌‍​‍‌‍​‍​‍‌‍​‍‌​‍​‍​‍‌‍​‍​‍​‍‌‍‌‍‌‍‌‍​‍‌‍​‍​​‍​‍​‍​‍​‍​‍​‍‌‍​‍‌‍​‍‌‍‌‍‌‍​。说“率先”是不对的,他的时髦压根后继无人。那天在饭桌上外婆还数落他,说他打扮得“怪头怪脑的”。我替他不服管,捍卫道:“你不懂!大哥好昆!”外婆对四川话的生僻字不了解,等着我解释。我骄傲地按着大哥的肩膀,“昆就是提劲!像……流氓一样!”话刚说完我差点从椅子上摔出去,原来大哥笑趴下了,害我胳膊突然失了支点。他笑得前仰后合,身上的丝绸料子轻薄光滑,非常夸张地颤抖着。外婆笑骂我胡说八道,我妈也骂我,我绷不住了要哭,大哥马上拍我背,又向他们宣布:“是的!是像流氓,就是像流氓!——很提劲!”大人们一时笑得忘了理我,全去骂他“老起嘴巴乱说”。

其实大人都喜欢他,说他憨厚、肯吃亏,让得人、喜纳人,他下面的弟弟妹妹也都受了他的照顾。当然他最早出来工作,做了货车司机,这职业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很“吃香”,钱他早早就有一些。然而他赚钱也拼命,川东川西,山崖江边,去过很多我们闻所未闻的犄角旮旯,长年在遥远而危险的路上跑车。他妈妈,也就是我妈的大姐,在他刚刚成年时就过世了,按说一般这种情况亲戚们的来往就渐渐地不大勤了,但他好像此后反而来成都更频繁,在我家偶尔还住一两天。我那时已经不太爱跟外婆交谈,嫌她啰嗦,太落后。他却跟外婆话很多,他简直就爱她啰嗦、太落后,他也是外婆带大的。我感觉得到,他非常喜欢我们一大家子人吃饭,“二娘”“二叔”“外婆”,他每说点话就要用这些称谓开头,吃顿饭要喊他们好多次,也不嫌麻烦的。

他把火力引开,舍己救我,我给他发誓说这个恩情我忘不了。他微笑道:“那你帮我娃儿起个名字嘛。”原来我大嫂马上要生了。我刚得意得拍巴掌,我爸劈头就一盆冷水:“让她起名字?她老几?!”意思家里有的是学问好的老大们。大哥不敢跟我爸嬉皮笑脸,只得算了。我妈问他希望孩子将来做什么,说出来大家好依这个帮着想想。大哥笑道:“不晓得,我又没得啥文化!——我只想他平平安安生下来,拽实点儿,哭得响点儿!哈哈。”外婆他们又说他没正形,做爹了还稀里糊涂的。

亲戚们似乎也都各家想了几个名字写信寄去,我也在我家的信上写了一个。我爸看了愣一下,慢慢想起来,微笑了:“对的对的,他自己说的嘛,就想娃儿哭得响点儿。”信寄过去,但很久都没什么回音。

有天我妈哭了一下午,说我表大哥突然就病倒住院了。他去世时也就三十多一点,家里人怀疑他的癌跟疲劳有关系,另外他烟瘾酒瘾都齐的,叫他戒他哈哈大笑,说车队上都这样。他挣来的钱最后在医院里也花得七七八八,加上整个家族的帮衬——也没多少,毕竟家家都穷——全都搭进去,所以给我大嫂剩不下啥。可以想象,我大嫂独自带孩子过得多么艰难,直到再结婚。他们后来很好,那位先生是好丈夫好父亲,我们这边的亲戚都为他们高兴。不过因为不在一个城市,二十几年来我再也没见过大嫂。他们那个孩子我就压根儿没见过真人,当初只听说他出生时果然哭得很响,全了他爸的志向。后来再有消息又是十几年后了,亲戚传话说这孩子念完职高就没再继续念,去做了列车员,工作非常辛苦,幸好他自己喜欢,愿意东跑西跑。

前年我最小的一个表弟结婚,因为他拖了很多年,他爸妈也担心了很多年,终于要结了,全家都当个大事庆祝,为了“脱险”“松口气”的性质。婚宴几乎请了全家族的人,多少年不见的、走大街上打死认不出的亲戚都来了。那天实在太热闹,程序太繁复,单元太冗长,刚熬到证婚人介绍恋爱史我就熬不住往外溜了。

大中午烈日当空,我找了好一阵才发现假山背后有座凉亭。大樟树的树荫把凉亭完全盖住,我一边爬台阶一边美滋滋。然而爬上去才发现,最好的位子竟然给人占了。一个大小伙子横在最凉爽、视野最好的亭座上打瞌睡。我只得在他对面坐下,最好他识相,或者脾气大不肯跟人分享。

“啊?完啦?”他忽然一骨碌爬起来,迷迷糊糊问。我笑了,原来也是来吃酒席的亲戚。

“你是男方家的还是女方家的?”我问。

“表姑好。”他说,微笑看着我。

“啊?你是哪家的娃儿啊?”

“我叫声沛。”

(蒋美霞荐自《文苑·经典美文》)

一个家庭的摄影史

严明

冷空气还是来了​‍‌‍​‍‌‍‌‍​‍​‍‌‍​‍‌‍​‍​‍‌‍​‍‌​‍​‍​‍‌‍​‍​‍​‍‌‍‌‍‌‍‌‍​‍‌‍​‍​​‍​‍​‍​‍​‍​‍​‍‌‍​‍‌‍​‍‌‍‌‍‌‍​。

父亲的慢性肺病刚熬过了一个严冬和酷暑,母亲很担心即将到来的又一轮秋冬​‍‌‍​‍‌‍‌‍​‍​‍‌‍​‍‌‍​‍​‍‌‍​‍‌​‍​‍​‍‌‍​‍​‍​‍‌‍‌‍‌‍‌‍​‍‌‍​‍​​‍​‍​‍​‍​‍​‍​‍‌‍​‍‌‍​‍‌‍‌‍‌‍​。回乡的路上,我焦灼地盯着车窗外掠过的杨树,仿佛从现在开始,北半球的每一片落叶都会与我有关​‍‌‍​‍‌‍‌‍​‍​‍‌‍​‍‌‍​‍​‍‌‍​‍‌​‍​‍​‍‌‍​‍​‍​‍‌‍‌‍‌‍‌‍​‍‌‍​‍​​‍​‍​‍​‍​‍​‍​‍‌‍​‍‌‍​‍‌‍‌‍‌‍​。

到了要考虑一切节点的时候,就像这季节,会变换,会更替。对于喜欢老物件、遍访各地古迹的我来说,有这样一个老旧的家,真不知应该欣喜还是悲叹。这样的情绪在刚过去的炎热难耐的夏天达到顶点——我在老家无意中又翻找出了几本影集。

我作为儿子、作为父亲,加上作为一位摄影师,少小离家,如今在几十年没有变样的家里打开这样的相册,视角多重,五味杂陈。时空,狠狠地向我展示着它的高压。每一张旧影,带给我的感慨、震撼几乎不亚于我这么多年行走江湖看到的任何一处名胜。

它们就是我自己的“名胜古迹”,这是我的“家庭摄影史”。

这些家庭相册里的照片,有爸妈以前的,有我小时候的,更多的是我和妹妹在外工作并成家之后陆续寄回来的。也有父母后来在老家拍的一些照片,总共加起来有四五本。

几本影集,一躺几十年的它们远不像旧家具那么沉默。

一本影集在累积的过程中,我们往往不觉得它有什么能量。偶尔翻看,可能只是当作消遣,嬉笑着说:哈哈,看我当时是那样的……越来越往后,时间这个东西介入了,你可能觉得事态变了,变得惊心。影集厚了,轻的时光也就变重了。你再也不能不承认:那就是我。

一般来说,我们通常是为了留住欢乐的印记而拍下照片,乐意把它们攒下来。老人与儿孙常年分隔两地,照片更是珍贵的记忆实体,是互相传递思念的凭证。偶尔捧在手里,放在眼前,那是为了对抗遗忘、慰藉想念所做的实物存储。我们看它们的时候,想念家人,也想念往昔的自己。

在照料父亲的这段时间,我打算认真整理一下这些照片。为了旧的我,旧的家,做一场停留。基因这东西,刻画在血液里的,再肆意放飞的游魂也会被它捉拿归案。那些照片虽然是零散、断续,甚至无序的,但一打开它们,记忆就开启了,喷涌如泉。

那源头,正是我的来路。

我的父亲当年师范毕业后,分配在外县的镇上当老师。三十多岁时娶了我妈——他曾经的一个学生。母亲生我的时候未满二十岁。他们结婚的第二年,在父亲老家的村庄里,我被两大接生婆联手捧到了世上。

幸福的小夫妻抱着正满一百天的我从村里来到蚌埠的一家照相馆,拍了“百日留影”。现在想来,这算是父母给我的最早的一个与文艺有关的礼物了吧。

高中的时候,父亲曾对我说,你要是考上大学了,我就送一只小照相机。但是此事后来并未兑现,我离家的时候,他买了一只广东产的“红绵”牌木吉他给我带上。相机和吉他,可能是父亲曾经奢望却未能拥有的东西。文艺之心未灭的父亲那时候还不知道,这两样东西后来在他这个“浪荡”儿子的生命里掀起过多么大的惊涛,直至今日波澜未平。

小时候我跟妹妹只有一张合影照片,是来学校给毕业生拍合影的照相师傅给教师子女的福利。妹妹小我两岁,小时候就是我的跟屁虫,特别乖,什么都依从哥哥。那个年代,大概多数家庭有重男轻女的风气,教师之家也是一样。妹妹在那样的家庭,从父母平时的态度里,应该也会渐渐知道哥哥似乎更重要。后来听我妈讲过的一件事可以佐证:某天我跟妹妹各分得了五块饼干,摆在桌上准备开心享用。这时候家里来了小朋友客人,我就给了客人两块。这时候,我妹妹默默地从她的饼干里拿出两块给我补上。她把这做得理所当然,哥哥的是应该补齐的,而她自己可以接受只剩三块饼干的现实。而作为哥哥的我,倒也接受得心安理得。

初三毕业前夕的一个周末,我在县城的一家照相馆拍下了平生第一张“彩照”。穿着新买的彩条运动服、白球鞋,在照相馆一角有金色栏杆、葡萄枝、花盆的置景前,摆下了这个自认青春的造型。如今看,还是土洋土洋的小镇青年。青涩的毛头小伙,开始有了“自选动作”,内心里有一种“长成了”的自我认定,有了一点跃跃欲试的英雄主义,盘算着与这个世界可以一战。

从一个翩翩少年、文艺青年转变到摇滚青年,只需要一个转身的时间​‍‌‍​‍‌‍‌‍​‍​‍‌‍​‍‌‍​‍​‍‌‍​‍‌​‍​‍​‍‌‍​‍​‍​‍‌‍‌‍‌‍‌‍​‍‌‍​‍​​‍​‍​‍​‍​‍​‍​‍‌‍​‍‌‍​‍‌‍‌‍‌‍​。

淮南,我离乡求学的地方,我却在那里爱上了吉他。那是我平生到过的第一座大城,一个摇滚重镇,满街黑豹,一地唐朝。后来为了生存去福建干歌厅,又为了学艺停下一切去厦门继续拜师,再后来又去北京的摇滚学校……

终于,我带着音乐梦想去了广州。

音乐梦在南方没能得以生长,我上班了。在广州做记者时期,特别是有了孩子后,往老家寄的照片变得多起来。做了摄影记者之后,拍照者才真正成了我。因此,我也成了总是在照片中缺席的父亲。

在广州做记者的十年里拍了大量家庭照,我会不定期地挑选一些洗印出来,寄给爸妈,告诉他们,我们在他乡一切安好。电话那头总能听到妈妈开心地说“相片收到了,家里一切也都好”,让我放心。后来自己又辞职去各地拍照,搞创作,偶尔也会留影,但那样沧桑的照片却从来不敢寄往老家。类似搞摇滚时期的困顿、颠沛怎么也不能让爸妈知道,不可以再让他们为我担忧了。

父母对我的忧心真是无尽的,绵延至今。

孩子们都不在家的这些年,父母偶尔也照相,主要是单位活动、旅游之时的留影。他们也从没有儿女负担的清闲中年逐渐抵达晚年。

我又发现,往老家寄照片的习惯,后来并没有持续下去。它止于前几年,老家的影集在几年前不再添加新内容。原因有二:那时候我开始每年带孩子回去。当然,更因为后来有了可以拍照、拍视频的智能手机。

想念这个东西,是会凝聚的,也像胶片从曝光到显影、定影需要一个时间过程,期待感才会显现出来。通讯、交通发达了,久而久之,“期待”渐渐失去了原先真实的痛痒了。

父亲两三年来病重,慢性的肺纤维化使得他不得已卧床。父亲的记忆力也在逐步减退,很多老家前来探望的亲戚,他已经认不出来是谁。就连我的姑姑——他的亲妹妹来看他,他也怎么都想不起是谁,搞得姑姑特别伤心无奈。

今年夏天,我的孩子曾抱着影集跑到他爷爷床头,指着爷爷奶奶的结婚照问:右边的这位帅哥是谁?爷爷凝视良久:可能是我……

影集里有几张父亲退休前后与同事、邻居的合影,我发现每个人的头顶上都有一个字。原来是父亲用钢笔直接在照片上标注的,那是照片中那些老同事、邻居们每个人的姓,甚至还包括他自己。胡、杜、余、吴……之前我还纳闷:相片中的那些老师,有些是几十年的邻居,熟悉无比,何必在好好的照片上用钢笔写字,显得突兀也不雅观,像小孩子行为。

现在我终于懂了,原因应该是父亲在若干年前对自己的记忆力衰退就有所觉察,一张照片的美观与否已不再重要,影像的真实性、留存性似乎也会靠不住。他找出了笔,决定把还能想起的姓氏径直写上去。

他怕忘掉这个世界。

(苦无荐自《视野》)

漫画与幽默

谁养谁

她:“老公,我要养狗​‍‌‍​‍‌‍‌‍​‍​‍‌‍​‍‌‍​‍​‍‌‍​‍‌​‍​‍​‍‌‍​‍​‍​‍‌‍‌‍‌‍‌‍​‍‌‍​‍​​‍​‍​‍​‍​‍​‍​‍‌‍​‍‌‍​‍‌‍‌‍‌‍​。”

我:“要不先不养吧,都上班没有时间的,再说也容易把家里弄脏​‍‌‍​‍‌‍‌‍​‍​‍‌‍​‍‌‍​‍​‍‌‍​‍‌​‍​‍​‍‌‍​‍​‍​‍‌‍‌‍‌‍‌‍​‍‌‍​‍​​‍​‍​‍​‍​‍​‍​‍‌‍​‍‌‍​‍‌‍‌‍‌‍​。”

她:“我就要养,小时候爸妈不让我养,我这么大了还不能自己决定吗?”

我:“好吧​‍‌‍​‍‌‍‌‍​‍​‍‌‍​‍‌‍​‍​‍‌‍​‍‌​‍​‍​‍‌‍​‍​‍​‍‌‍‌‍‌‍‌‍​‍‌‍​‍​​‍​‍​‍​‍​‍​‍​‍‌‍​‍‌‍​‍‌‍‌‍‌‍​。一个月的狗粮,比我一个月的花费还要多。”

她:“我用我的钱养狗,你养我。”

送啥

老家亲戚来了,一起去高级饭店吃饭,饭店加收15%服务费,但服务员态度十分好,送水果送银耳羹还送纪念品。亲戚很开心,问服务员你们还送什么啊?服务员满脸笑容说:“一会我们送您出去。”

回什么头

下课时,老师让一个学生帮忙关电脑,却突然想不起他的名字,就冲他喊:“小胖子,帮老师关一下那排电脑。”

只见学生回过头,哀怨地说:“老师,我不胖。”

老师说:“你不胖,那你回什么头?”

(以上三则由黄尚旭荐)

买资料

儿子要钱买零食,回家说:“妈妈,给我一元钱,学校买资料!”

妈妈边给钱边问他:“这‘资料费’只要一元?买零食都不够吧?”

儿子连忙说:“够了够了!够买盒口香糖了……”

变成妈妈

爸爸:“你的理想是什么?”

儿子:“什么是理想?”

爸爸:“就是你想成为什么?”

儿子很认真地想了想,说:“我想成为妈妈,因为变成妈妈就能揍爸爸了!”

上班

我开车在路上,有一个人堵在了我前面。

我说:“你不看车啊?”

他说:“信不信我现在就上班?”

我说:“你上班和我有什么关系?”

只见他扑通一声倒在我车前,大喊:“来人啊,撞人了。”

直播

昨晚七点,儿子班主任通过网络直播的形式给孩子们开班会。班会快结束时,弹屏上家长和学生们纷纷说:“老师辛苦了,老师好想你呀,好想念学校呀……”最后有一位家长说:“老师,快把您的学生领走吧,家长都快疯了……”唉!这是多少家长的心声啊!

(以上四则由冯素霞荐)

屏保

一天,我心血来潮,用老公和孩子的合影作为我的手机屏保。孩子看到了,就问我为什么用她的照片做屏保,我说:“因为手机每天都握在我手里,你是我手心里的宝呀!”

老公问:“那张照片上也有我,我也是你手心里的宝吗?”

我说:“你想多了,我是想让你知道,你永远别想逃出我的手心。”

聚会

过年同学聚会,某同学敬酒,同一桌的有好几个都说开车不喝酒。某同学嘟囔说:“个个都在晒车,好像我没有一样”。过了一会儿有个同学来他这一桌敬酒,那几个开车来的都说开车不能喝酒,到某同学了,他说:“不好意思,我有两套房,不能喝酒。”

过生日

一天晚上,节目组开全组大会时突然停电了,可是大会又很重要,于是买来一大捆蜡烛接着开。

开到一半,领导好像想起什么,便问了一句:“今天,有谁过生日吗?”小胖一听,赶紧举手:“我过生日,我过生日。”领导说:“好,等一下咱们开完大会,你负责把所有蜡烛吹灭。”

所有需求

一个留学生对朋友说:“我觉得,筷子是世界上最实用的餐具,可以解决所有需求,除了喝汤。”

朋友笑道:“如果筷子是空心的,喝汤也没问题了!”

(以上四则由何可荐)

0bfc49ffac83cd85ff4ee1fbbb8cf80c - 【在线阅读】今日文摘202007
6ea5b7a20a0be50a3ae2e01ab1f3ce7c - 【在线阅读】今日文摘202007
6930ed7c6189b438ede1ac3bee84e3a9 - 【在线阅读】今日文摘202007
24b3dab2cdbadb7832c941e56977e52d - 【在线阅读】今日文摘202007

准点

刘墉

记得我在学生时代,有一阵子很久没动笔,再拾起笔的时候,却觉得自己的作品进步了​‍‌‍​‍‌‍‌‍​‍​‍‌‍​‍‌‍​‍​‍‌‍​‍‌​‍​‍​‍‌‍​‍​‍​‍‌‍‌‍‌‍‌‍​‍‌‍​‍​​‍​‍​‍​‍​‍​‍​‍‌‍​‍‌‍​‍‌‍‌‍‌‍​。我就这件事请教老师,老师说有两种可能:“一是由于在这段不动笔的时间中,你有了新的领悟;二是因为长久的荒废,你的眼光降低了​‍‌‍​‍‌‍‌‍​‍​‍‌‍​‍‌‍​‍​‍‌‍​‍‌​‍​‍​‍‌‍​‍​‍​‍‌‍‌‍‌‍‌‍​‍‌‍​‍​​‍​‍​‍​‍​‍​‍​‍‌‍​‍‌‍​‍‌‍‌‍‌‍​。”

每当感觉自己有进步的时候,都应该以这两点去反省,因为有些进步不是真正的進步,反而是自己的准点降低了​‍‌‍​‍‌‍‌‍​‍​‍‌‍​‍‌‍​‍​‍‌‍​‍‌​‍​‍​‍‌‍​‍​‍​‍‌‍‌‍‌‍‌‍​‍‌‍​‍​​‍​‍​‍​‍​‍​‍​‍‌‍​‍‌‍​‍‌‍‌‍‌‍​。

(黄艺博荐自《中外文摘》)

宝贝与废物

尤今

在百货公司里,售货员示范一种新品牌钢锅的用法​‍‌‍​‍‌‍‌‍​‍​‍‌‍​‍‌‍​‍​‍‌‍​‍‌​‍​‍​‍‌‍​‍​‍​‍‌‍‌‍‌‍‌‍​‍‌‍​‍​​‍​‍​‍​‍​‍​‍​‍‌‍​‍‌‍​‍‌‍‌‍‌‍​。他煎豆腐,煎好的豆腐,像小巧玲珑的金砖,黄澄澄、亮闪闪,煞是美丽​‍‌‍​‍‌‍‌‍​‍​‍‌‍​‍‌‍​‍​‍‌‍​‍‌​‍​‍​‍‌‍​‍​‍​‍‌‍‌‍‌‍‌‍​‍‌‍​‍​​‍​‍​‍​‍​‍​‍​‍‌‍​‍‌‍​‍‌‍‌‍‌‍​。

他口沫横飞地说:“用这种锅煎豆腐,外脆内软,入口即化,特别美味​‍‌‍​‍‌‍‌‍​‍​‍‌‍​‍‌‍​‍​‍‌‍​‍‌​‍​‍​‍‌‍​‍​‍​‍‌‍‌‍‌‍‌‍​‍‌‍​‍​​‍​‍​‍​‍​‍​‍​‍‌‍​‍‌‍​‍‌‍‌‍‌‍​。这种豆腐啊,质地细,煎起来没孔洞,吃起来没豆渣,天天吃它,营养特好。”说毕,环顾众人,问道:“大家有什么问题吗?”

这时,人群中响起了一个妇人的声音:“请问,在哪儿可以买到这种豆腐?”

忍俊不禁。

嘿嘿,示范者和观赏者,全都搞错了重点。

售货员明明要推销的是钢锅,说的却是豆腐的种种好处;妇人看的明明是钢锅的示范,提出的却是该到菜市场去找寻答案的问题。

重点放错,徒劳无功。

人生的大小事情,莫不如此。

看中目标,抓住要点,力争上游;逢挫折不退缩、遇诱惑不变节;屡败屡战,永不言弃;屡胜屡战,永不自满。最后,必定能成为唯一的赢家。

然而,如果一开始重点就放错了,那么,一切的力气都是白使的、一切的努力都是白费的;也许两鬓斑白时,才可悲可叹地发现自己白活了一辈子。

富兰克林曾说:“宝贝放错了地方便是废物。”

至理名言啊!

(李淮荐自《淮河早报》)

人与自然

阿蒙

很少有人想到,人间的祸事未必是天下的灾难​‍‌‍​‍‌‍‌‍​‍​‍‌‍​‍‌‍​‍​‍‌‍​‍‌​‍​‍​‍‌‍​‍​‍​‍‌‍‌‍‌‍‌‍​‍‌‍​‍​​‍​‍​‍​‍​‍​‍​‍‌‍​‍‌‍​‍‌‍‌‍‌‍​。人类把自己遇到的困境当做“天灾”,有些妄自尊大、目无自然了​‍‌‍​‍‌‍‌‍​‍​‍‌‍​‍‌‍​‍​‍‌‍​‍‌​‍​‍​‍‌‍​‍​‍​‍‌‍‌‍‌‍‌‍​‍‌‍​‍​​‍​‍​‍​‍​‍​‍​‍‌‍​‍‌‍​‍‌‍‌‍‌‍​。

事实摆在人类的家门以外​‍‌‍​‍‌‍‌‍​‍​‍‌‍​‍‌‍​‍​‍‌‍​‍‌​‍​‍​‍‌‍​‍​‍​‍‌‍‌‍‌‍‌‍​‍‌‍​‍​​‍​‍​‍​‍​‍​‍​‍‌‍​‍‌‍​‍‌‍‌‍‌‍​。通过网络,我们能看到世界各地正在发生的情景:英国北威尔士小镇被成群结队的野山羊占领,意大利那不勒斯海域首次发现成群结队的海豚……太空监测发现,地球污染减少了;网络视频见证,山清水秀空气变好了。

当人类喊着“保护地球”“保护自然”“保护生态平衡”时,地球未必在乎,自然不屑一顾,人类保护的环境,仅限于适合人类生存的环境。420万年的人类进化史对于45亿岁的地球来说,不过是如同“蜉蝣朝生而暮死”般短促的一个瞬息罢了。恐龙也曾在地球上生存了1.5亿年,它们消失后地球仍生生不息。地球不需要任何生命的“保护”,也不会给予任何生命特殊的照顾。人类活动带来的污染、物种灭绝、气候变化等一系列影响,最终会埋葬的只有人类自己而已。

纪录片《人类消失后的世界》预测,人类消失会带走的是人类生活过的轨迹和影响,比如电力停运、宠物死亡、书和电影消失、钢筋混凝土粉碎……短的只需要几天,长的需要几百年。但植物会疯长、微生物会繁盛、气候变化会莫测无常,自然最终会吞噬、嚼碎、消化、转变所有的一切。在塞浦路斯东岸的瓦罗沙、乌克兰的普利皮亚季、宾州的废矿场等人类活动“止步于此”的“鬼镇”,自然之力挣脱了城市的束缚,以超出人类想象的高效力重新覆盖一切。当人类消失,大自然又夺回了一片生机勃勃的土地。

地球就在这里,自然就在这里,生态环境就在这里,它们从未离开,能够自我修复。是人类要历经蒙昧初生、探索成长的阶段,要对抗妄自尊大、短视重利的本性,要面对攻击争斗、自我毁灭的危机。我们做出的选择,是不断在脚尖之前放下砖石瓦砾,指望这些能让自己踩上一个更高的高度,却往往忽略了它们也可能绊住前行的脚步。选择的权利,或许从来没有落在人类手中。自然做出选择,人类被动接受,或许这才是“适者生存”的真正含义。

(龚嘉帆荐自《今晚报》)

老小孩

张小娴

每个人身上都有一部分是永远不会长大的​‍‌‍​‍‌‍‌‍​‍​‍‌‍​‍‌‍​‍​‍‌‍​‍‌​‍​‍​‍‌‍​‍​‍​‍‌‍‌‍‌‍‌‍​‍‌‍​‍​​‍​‍​‍​‍​‍​‍​‍‌‍​‍‌‍​‍‌‍‌‍‌‍​。无论年纪多么大了,那不肯长大的一部分,永远停留在它原来的岁数​‍‌‍​‍‌‍‌‍​‍​‍‌‍​‍‌‍​‍​‍‌‍​‍‌​‍​‍​‍‌‍​‍​‍​‍‌‍‌‍‌‍‌‍​‍‌‍​‍​​‍​‍​‍​‍​‍​‍​‍‌‍​‍‌‍​‍‌‍‌‍‌‍​。

你或许认识一些人,他们都是大人了,做事很成熟,性格甚至有点算计、有点奸,可是,他们有一部分却幼稚得让人发笑​‍‌‍​‍‌‍‌‍​‍​‍‌‍​‍‌‍​‍​‍‌‍​‍‌​‍​‍​‍‌‍​‍​‍​‍‌‍‌‍‌‍‌‍​‍‌‍​‍​​‍​‍​‍​‍​‍​‍​‍‌‍​‍‌‍​‍‌‍‌‍‌‍​。

有些人常常扮演保护别人的角色。他很会照顾人、很聪明,朋友有什么事都爱请教他。然后,有时候他却会脆弱得像个孩子,也希望人家把他当作孩子。

有些人长到十四岁之后就没有再长大了。不是不肯长大,而是没机会长大。你一帆风顺,你是不会长大的。当你不肯思考,你也没法长大。

我们留着一部分,永不长大。在经历过挫折,在智慧增长之后,那小小的一部分,依然很难得地留在我们身上。当你开心的时候,它会跑出来。当你生气的时候,它也会跑出来。当你伤心失意的时候,那不肯长大的一部分会出卖你那坚强和成熟的外表。

有时候,我们喜欢一个人,不单只是喜欢眼前的他,也喜欢他没有长大的、美好的那部分。

那一部分,是个惹人怜爱的老小孩。

(殷然荐自《中文文摘》)

盲从

丰子恺

有一回,我画一个人牵两只羊,画了两条绳子​‍‌‍​‍‌‍‌‍​‍​‍‌‍​‍‌‍​‍​‍‌‍​‍‌​‍​‍​‍‌‍​‍​‍​‍‌‍‌‍‌‍‌‍​‍‌‍​‍​​‍​‍​‍​‍​‍​‍​‍‌‍​‍‌‍​‍‌‍‌‍‌‍​。有一位先生教我:“绳子只要画一条​‍‌‍​‍‌‍‌‍​‍​‍‌‍​‍‌‍​‍​‍‌‍​‍‌​‍​‍​‍‌‍​‍​‍​‍‌‍‌‍‌‍‌‍​‍‌‍​‍​​‍​‍​‍​‍​‍​‍​‍‌‍​‍‌‍​‍‌‍‌‍‌‍​。牵了一只羊,后面的都会跟来​‍‌‍​‍‌‍‌‍​‍​‍‌‍​‍‌‍​‍​‍‌‍​‍‌​‍​‍​‍‌‍​‍​‍​‍‌‍‌‍‌‍‌‍​‍‌‍​‍​​‍​‍​‍​‍​‍​‍​‍‌‍​‍‌‍​‍‌‍‌‍‌‍​。”我恍悟自己阅历太少。后来留心观察,看见果然:前头牵了一只羊走,后面数十只羊都会跟去。即使走向屠场,也没有一只羊肯离群众而另觅生路的。

后来看见鸭也如此。赶鸭的人把数百只鸭放在河里,不须用绳子系住,群鸭自能互相追随,聚在一块。上岸的时候,赶鸭的人只要赶上一二只,其余的都会跟了上岸。即使在四通八达的港口,也没有一只鸭肯离群众而走自己的路的。

牧羊的和赶鸭的就利用它们这模仿性,以完成他们自己的事业。

(温存荐自《意林·原创版》)

在古代意外挖到古墓如何处理

佚名

从古至今,盗墓无论在道德上还是法律上都是不允许的,《吕氏春秋》中就有对盗墓重罪的记载​‍‌‍​‍‌‍‌‍​‍​‍‌‍​‍‌‍​‍​‍‌‍​‍‌​‍​‍​‍‌‍​‍​‍​‍‌‍‌‍‌‍‌‍​‍‌‍​‍​​‍​‍​‍​‍​‍​‍​‍‌‍​‍‌‍​‍‌‍‌‍‌‍​。传统上认为盗掘古墓是伤天害理之事,一旦被发现要被处以重罚,并且不仅仅针对本朝的陵墓,对前朝的陵墓依旧一视同仁,可能这是中国一直以来“入土为安”的伦理传承吧​‍‌‍​‍‌‍‌‍​‍​‍‌‍​‍‌‍​‍​‍‌‍​‍‌​‍​‍​‍‌‍​‍​‍​‍‌‍‌‍‌‍‌‍​‍‌‍​‍​​‍​‍​‍​‍​‍​‍​‍‌‍​‍‌‍​‍‌‍‌‍‌‍​。

至于说在劳作或者施工中挖到古墓,这种情况在唐代的法律中也有考虑​‍‌‍​‍‌‍‌‍​‍​‍‌‍​‍‌‍​‍​‍‌‍​‍‌​‍​‍​‍‌‍​‍​‍​‍‌‍‌‍‌‍‌‍​‍‌‍​‍​​‍​‍​‍​‍​‍​‍​‍‌‍​‍‌‍​‍‌‍‌‍‌‍​。如果是无意损坏陵墓,主动修复即可,不追究责任;故意损坏不仅要修复,还要处以劳役,总之古人对挖坟这件事是非常重视的。

当然很多大型陵墓都藏在深山中,盗墓者作案后也鲜有人能知晓,因为这样特殊的原因,盗墓从古至今都是一个发财的旁门左道。在东汉末年盗墓成风,因为汉朝流行厚葬,陪葬品价值高昂,加上战乱年代缺乏监管,曹操为了贴补军费专门设立了从事盗墓活动的官职,被认为是官方盗墓的鼻祖,后来称帝的孙权更是成为了皇帝盗墓第一人,他曾派军队到今广州地区寻找初代南越王赵佗的陵墓(还好赵佗墓至今都没有被找到)。

(黄雨晴荐自《格言》)

什么是好的决策

罗振宇

什么是好的决策呢?当我们做了一个需要不断追加决策的决策时,一切灾难都开始了​‍‌‍​‍‌‍‌‍​‍​‍‌‍​‍‌‍​‍​‍‌‍​‍‌​‍​‍​‍‌‍​‍​‍​‍‌‍‌‍‌‍‌‍​‍‌‍​‍​​‍​‍​‍​‍​‍​‍​‍‌‍​‍‌‍​‍‌‍‌‍‌‍​。而好的决策,应该是消灭决策的​‍‌‍​‍‌‍‌‍​‍​‍‌‍​‍‌‍​‍​‍‌‍​‍‌​‍​‍​‍‌‍​‍​‍​‍‌‍‌‍‌‍‌‍​‍‌‍​‍​​‍​‍​‍​‍​‍​‍​‍‌‍​‍‌‍​‍‌‍‌‍‌‍​。

比如,你们单位门口,每次有人要进门都要请示领导,要不要让他进,这对领导来说,就是一个要持续追加决策的决策,那当然就是灾难​‍‌‍​‍‌‍‌‍​‍​‍‌‍​‍‌‍​‍​‍‌‍​‍‌​‍​‍​‍‌‍​‍​‍​‍‌‍‌‍‌‍‌‍​‍‌‍​‍​​‍​‍​‍​‍​‍​‍​‍‌‍​‍‌‍​‍‌‍‌‍‌‍​。

所以,领导要做的是制定一个门岗制度,什么人持什么证可以进,没有证的什么情况下可以进。那此后对领导来说,这种决策就消灭了,这就是好决策。

这么看来,不说谎话,永远是一个好决策。你想,说实话,即使带来什么不好的结果,这个结果也就一次性地释放完了。而说谎话呢?总需要下一个谎话来掩盖上一个,灾难就随之开始了。

(曾达荐自《智慧少年》)

为何人的头发有直有卷且颜色不同?

佚名

人的头发之所以有直发和卷发之分,是由于毛囊形状不同​‍‌‍​‍‌‍‌‍​‍​‍‌‍​‍‌‍​‍​‍‌‍​‍‌​‍​‍​‍‌‍​‍​‍​‍‌‍‌‍‌‍‌‍​‍‌‍​‍​​‍​‍​‍​‍​‍​‍​‍‌‍​‍‌‍​‍‌‍‌‍‌‍​。每一根毛发都固定在皮下微小的毛囊中,毛囊的形状影响毛发的形状​‍‌‍​‍‌‍‌‍​‍​‍‌‍​‍‌‍​‍​‍‌‍​‍‌​‍​‍​‍‌‍​‍​‍​‍‌‍‌‍‌‍‌‍​‍‌‍​‍​​‍​‍​‍​‍​‍​‍​‍‌‍​‍‌‍​‍‌‍‌‍‌‍​。圆形的毛囊长出的头发就显得直而粗,这种头发以东方人居多;椭圆形的毛囊长出的是波浪式的头发,这种头发在西方人中较多;而那些一头卷发的人的毛囊是螺旋形的,很多黑人的头发都是这样的​‍‌‍​‍‌‍‌‍​‍​‍‌‍​‍‌‍​‍​‍‌‍​‍‌​‍​‍​‍‌‍​‍​‍​‍‌‍‌‍‌‍‌‍​‍‌‍​‍​​‍​‍​‍​‍​‍​‍​‍‌‍​‍‌‍​‍‌‍‌‍‌‍​。头发在生发过程中可以产生两种色素:一种能使头发呈现由深黑到浅褐的色调;另一种能使头发呈现金色、金褐色或棕色的色调。这两种色调就像两种颜料,由于它们的不同组合而使头发呈现不同的颜色。不同的人种这两种色素的组成不同,黑头发的人主要有前一种色素,金色头发的人则主要有后一种色素。

(李丽荐自《百科知识》)

糖,是敌人

李钰

人天性嗜甜​‍‌‍​‍‌‍‌‍​‍​‍‌‍​‍‌‍​‍​‍‌‍​‍‌​‍​‍​‍‌‍​‍​‍​‍‌‍‌‍‌‍‌‍​‍‌‍​‍​​‍​‍​‍​‍​‍​‍​‍‌‍​‍‌‍​‍‌‍‌‍‌‍​。

当我们站在货架前,面对设计感十足的饮料包装,脑海中已经开始幻想果汁入口的甘甜与清新、汽水过喉的酥麻与畅快,于是不假思索地挑选、结账、开始享用​‍‌‍​‍‌‍‌‍​‍​‍‌‍​‍‌‍​‍​‍‌‍​‍‌​‍​‍​‍‌‍​‍​‍​‍‌‍‌‍‌‍‌‍​‍‌‍​‍​​‍​‍​‍​‍​‍​‍​‍‌‍​‍‌‍​‍‌‍‌‍‌‍​。但如果这些充满“甜蜜诱惑”的饮料包装上,出现了令人不安的警示标签,人们的选择,会因此不同吗?

2019年10月10日,新加坡政府正式对糖“宣战”,强制“包装加糖饮料”以颜色标签分级健康程度,并禁止含糖量高的饮料打广告,包括电视、网络、纸媒和户外广告​‍‌‍​‍‌‍‌‍​‍​‍‌‍​‍‌‍​‍​‍‌‍​‍‌​‍​‍​‍‌‍​‍​‍​‍‌‍‌‍‌‍‌‍​‍‌‍​‍​​‍​‍​‍​‍​‍​‍​‍‌‍​‍‌‍​‍‌‍‌‍‌‍​。新政策一旦实施,新加坡将成为全球第一个全面禁止高糖饮料打广告的国家。对高糖饮料下手,是新加坡自2016年展开的“抗糖尿病之战”中的一环。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公布的资料,2017年,每7个新加坡成年人中就有1名是糖尿病患者。

在世界范围内,情况也不容乐观。过去30多年中,患有糖尿病的成年人持续增多,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已经翻了4倍。虽然糖尿病与糖的摄入并没有必然联系,但过度摄入糖会导致肥胖,增加罹患糖尿病、心脏病等慢性疾病的风险。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显示,经常饮用含糖饮料的人比少喝含糖饮料的人,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高26%。

减糖,正在成为人们饮食选择中的一股新风潮。

糖,如何一步步“获罪”

在过去至少30年里,饮食中的“头号敌人”一直是饱和脂肪。健康饮食应该减油还是减糖,历经了长达半个世纪的争论。

早在1972年,英国科学家约翰·尤德金就敲响了糖的警钟:威胁人类健康的是糖,而不是油脂。但在当时,他的研究不仅没有受到重视,还遭到了猛烈攻击,逐渐被边缘化。尤德金的观点挑战了当时营养学的主流认知。

若追溯现代营养学的发展,要回到二战之后。1955年9月23日,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威尔威尔心脏病发作。术后,他的主治医生保罗·杜德利·怀特召开了一次新闻发布会,向美国公众倡导如何避免心脏病:戒烟,以及减少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怀特后来还引用了明尼苏达大学营养学家安塞尔·基思发表于1953年的研究。这份关于跨国饮食习惯的研究断言,心血管疾病与油腻饮食有关。

1958年至1964年间,基思及其研究人员收集了美国、意大利、南斯拉夫、希腊、芬兰、荷兰与日本12763个中年男性的饮食、健康资料,最终在1970年出版了《七国研究》,表明心血管疾病的“元凶”,就是饱和脂肪。总统、医生与学者组成的链条,使高脂不健康的观念开始流行。1980年,美国政府发布了《美国居民膳食指南》。“低脂”观念从此影响了千千万万美国人,并逐渐成为世界风潮。

如何既低脂又好吃?食品制造商的方法,是用人造植物油替代动物油。但这种反式脂肪对心血管伤害更大。为了弥补口味缺陷而添加更多的糖,使越来越多的人步入肥胖行列,与肥胖紧密相关的2型糖尿病等疾病也呈上升趋势。在低脂流行的30多年里,人们反而“越吃越胖”,于是人们开始寻找新的罪魁祸首。

有人重新回顾基思的《七国研究》,发现了诸多瑕疵。比如,在进行了一轮轮实验后,却始终无法证明“胆固醇与心脏病具有关联性”的结论。另一方面,新的研究发现,胆固醇不全然是坏的,反而是酒精、果糖等特定碳水化合物在浓度过高时,会干扰正常的内分泌,造成胰岛素抗性、瘦体素抗性,容易让人持续进食导致高血压、高血脂、脂肪肝等代谢问题。

2015年,美国发布了新的饮食指南,移除了对胆固醇、油脂类食物的限制,同时加上了对添加糖的食用限制。同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出强烈建议,呼吁在整个生命历程中减少游离糖(指生产商、厨师或消费者添加到食品中的单糖和双糖,加上蜂蜜、糖浆和果汁中天然存在的糖)的摄入量,并提倡将每日游离糖摄入量减至摄入总能量的10%,最好在5%以内,相当于6~12块方糖。

各国抗糖之战

其实,新加坡卫生部2018年就已宣布要管理“包装加糖饮料”市场,并提出四大措施。目前,计划推行的两项新政策在去年的公众咨询中,均获得了超过七成的支持率。紧随其后拥有65%支持率的“征收糖税”政策,虽在新加坡暂不会实施,但放眼全球,糖税已被越来越多的国家纳入政策考虑。

作为最早开征糖税的国家之一,挪威在1922年开始对精制糖产品征税。2018年,挪威政府把针对“含糖即食产品”的糖税提高了83%,对饮料的糖税提高了42%。虽然,最初引入糖税是以提高财政收入为目的,但在过去几十年间,这项措施似乎也在控制肥胖率方面发挥了作用。目前,挪威是欧洲肥胖率最低的国家。

糖税真的能让人们更健康吗?各界对此一直存在争议。支持者认为,糖税可以减少人们对含糖饮料的消费,从而对抗肥胖。墨西哥的肥胖率长期居高不下,2013年10月,墨西哥政府通过议案,对每公升汽水征税1墨西哥比绍(约合人民币0.37元)。

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与墨西哥公共卫生部门进行的研究发现,汽水税实行一年后,汽水销量平均下降了6%,并且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影响似乎在加剧。特别是在低收入的消费人群中,降幅更加明显。但汽水的饮用量减少,究竟会给墨西哥人的健康带来何种影响,还需要长期研究。也许人们少喝饮料了,但吃了更多冰激凌。这也是反对者认为糖税无效的原因之一。在他们看来,挑选一个行业进行征税,并不能解决肥胖问题,因为人们会转向其他食物摄入卡路里​‍‌‍​‍‌‍‌‍​‍​‍‌‍​‍‌‍​‍​‍‌‍​‍‌​‍​‍​‍‌‍​‍​‍​‍‌‍‌‍‌‍‌‍​‍‌‍​‍​​‍​‍​‍​‍​‍​‍​‍‌‍​‍‌‍​‍‌‍‌‍‌‍​。此外,这种不考虑饮料含糖量多寡,一律按照统一标准征税的做法,也受到质疑。

英国政府于2018年4月起,针对饮料征收一种“新型糖税”。若含糖量超过5克/100毫升,每升征税18便士(约合人民币1.64元);若超过8克/100毫升,每升征税24便士(约合人民币2.18元)。这样的税收标准看似复杂,但可以促使饮料公司在低税标准里开发更多饮料。例如,可口可乐公司为英国市场生产芬达饮料的含糖量,从原来的每100毫升6.9克降低到4.6克,雪碧从原来的每100毫升6.6克降低到3.3克。

值得一提的是,不同于多数征收食品健康税的国家聚焦于“糖”,匈牙利在2011年一口气将糖、盐、油脂、咖啡因等,通通纳入超标课税范围。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报告,征税后的4年间,匈牙利不健康食品的消费减少了,很多食品制造商减少或去除了产品中的不健康成分。匈牙利政府将这笔约2.19亿美元的税款继续用于健康支出。国民对健康饮食的认知也有所提升。

抗糖致失业

纵观各国征税结果,有成效的一面,也有残酷的一面。

税负增加的背后,是没钱开发新产品的食品制造商利润下滑、关门倒闭,食品业工人面临失业,以及退而选择“便宜而非健康”的贫困群体。

如何平衡国民健康与经济发展的探索还在继续,关于饮食健康的争议也从未停止。人们一如既往地追问什么是最健康的饮食,可是,“完美食谱”真的存在吗?

在英国营养学家麦格雷戈看来,给食物贴上“好”“坏”的标签是不合理的,禁止吃糖反而会增加糖的吸引力。

即使世卫指南建议添加糖不应超过每日能量摄入的5%,麦格雷戈也在接受BBC采访时表示,还是要看具体情况。“我指导的运动员在进行艰苦的训练时必须增加糖的摄入量,因为糖容易消化。但他们担心会超过指南规定的量。”

“重要的是要明白,健康和均衡的饮食因人而异。”麦格雷戈说。

(郭若冰荐自《看世界》)

部分文章资源需要积分下载(1元=10积分),请点击下载按钮自行下载。已支付订单如发现下载链接失效导致无法下载,请联系客服,会尽快为您全额退款处理,请放心扫码支付下载,推荐使用支付宝支付(可用花呗)。网站服务QQ:340321425,微信号:huixueku


版权声明:
1. 本站为纯属学习资源分享站点 ,资源均来源于网络搜集经整理而成, 仅限个人测试学习之用, 版权归原作者及开发商所有,请勿用作商业用途。如果喜欢,请支持正版,谢谢。
2.本站资源下载地址均为网盘链接或外链,本站的主机服务器不储存任何可供下载 资源 , 不确保所有网盘下载链接或外链资源的安全性、可用性, 对用户下载及使用过程中造成的损失由下载使用者自负 ,本站不对任何网络资源负法律责任。
3.因时间与精力有限,对网络来源的资源未能做到一一确认版权权属,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版权利益,请来信联系我们,我们会在收到版权权属信息后三个工作日内核实并进行立即删除处理。
4.本站所有文章资源,未经允许,禁止转发,谢谢合作。
5.联系方式:pla73121@qq.com

汇学库精品资源网 » 【在线阅读】今日文摘202007

【汇学库精品资源网】-为您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
本站暂不支持内容复制,请见谅!You cannot copy content of this page